•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中國春聯文化前景堪憂 孩童竟不知春聯可手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1-25
    (梁盛 肖子力)二十四日上午,廣東湛江有關部門舉行“迎新春、送春聯”活動,眾多書法家冒著寒風現場揮毫,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

      現場市民感慨,多年沒有見過手寫的春聯了,有一種親切的懷念。但令人遺憾的是,也有不少前來圍觀的孩童疑惑:咱家門口貼春聯都是印刷的啊,手寫的行嗎?

      市民肖先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他一邊給孫子講解中國春聯的歷史由來,還不停解答旁邊小朋友的疑問。肖先生感嘆:“現在的孩童都不知道春聯原來是手寫的,認為印刷的春聯才是正規的,手寫倒成了‘盜版’的?!?br/>
      據史料記載,中國人過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宋代開始盛行,非常講究平仄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其內容以喜慶寓意為主。

      “在過去,如果你能寫一手好字,每到貼春聯的時候,鄉里的親戚朋友都會拿著春聯紙、排著隊在門口等著給他們寫對聯,可近年來,這種習俗開始消失了?!庇忻耖g學者對手寫春聯瀕臨“退出”歷史舞臺深感遺憾。

      市民鄭小姐告訴記者,她所在小區居民家張貼的春聯,全部都是印刷品,且內容大都雷同,“春回大地光景美人逢盛世喜事多”、“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隨處可見。

      從事書法藝術研究的陳老先生表示,他曾在農村給人寫了二十年春聯。與傳統的手寫春聯相比,無論是內容還是字體樣式,印刷的春聯千篇一律,失去其應有的文化內涵。

      有學者指出,中國貼春聯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而當前印刷品春聯“一統江山”是春聯文化的萎縮,這種“快餐式”春聯的背后是商業利益,沖擊的是個人自身創作的欲望?!斑@是社會浮躁的一種表現,也是傳統文化走向衰落的危險信號?!?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