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筆與刀相生相映合力制作 唐墓志中的"隸書"(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1-23



    唐代以楷書著稱。然而,唐代的隸書怎樣?有沒有優秀的書家?回答是肯定的。據考,流傳至今比較有名的兩件隸書唐碑要數《歙州刺史葉慧明碑》和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唐石臺孝經》(見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版《書法自學從帖篆隸卷》)。還有就是這件《張休光墓志》(圖為局部)。

    《張休光墓志》,全稱《大唐故清夷軍倉曹兼本軍總管張君墓志銘并序》,志石高55厘米,寬55厘米。共22行,滿行25字。界格,由朝議朗行冀州下博主簿集賢院學士萬矣余慶撰志文。宣德郎行許州許昌縣丞直集賢院南陽張若芬書寫。

    張休光,字芬,清河人。曾祖張素、祖父張隴、父親張泰“并聲海內,道著衡門”。志文記載了張氏宏才大略,奮勇戰場而戰死立功的事跡。唐開元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鐫刻,今石藏開封博物館。此拓本今藏海寧吳氏天樂齋。

    作為墓志,它是書家與石匠合作的產物,是筆與刀相生相映,合力制作的結果。因此墓志銘文不僅表現著書家的藝術功力。同時也表現著鐫刻者高超的刀功。讀過全志文,除了前后部筆畫略有粗細不一外,整齊統一。隸書筆法傳承脈絡清晰,功力深厚。論結體,疏密勻整。論格調,樸素俊美。論章法布置協調勻稱。經再三品味,和對照分析,與同時代之《唐葉慧明碑》(開元五年)有一脈相承的傳承關系。特別是隸書之主筆,撇與捺之方法及形態,幾乎酷似。然《唐葉慧明碑》畢竟碑石久佚,僅存拓本也是損蝕不少,而此《張休光墓志》由于久藏地下,志石字口清晰,原石保存完好,是一件唐代隸書中的精品之作。這也是我們今天了解唐代隸書演變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件珍貴史料。

    當然,唐代隸書因受其法度影響,較漢碑總顯得較為板肅嚴謹,除了缺少漢碑之廟堂之氣外,自然天趣之味更是蕩然無存。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