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書畫拍賣市場天價迭出的背后:是理性?還是狂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1-07
    2009秋季拍市的槌聲以及隨著槌聲落地而敲出來的天價數字頻頻進入人們視野,中國書畫市場仿佛步入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牛市,盡管書畫市場存在的風險始終無法回避,但在轉戰拍市的股市大鱷劉益謙“越貴的東西越有人爭,越有人爭的東西越是好東西”這一收藏新邏輯的推波助瀾下,競拍人的風險心理似被消解得無影無蹤。

    天價拍品迭出

    2009年春拍中,價格一路飆升的中國書畫板塊,在秋拍中依舊保持著強勁的上升態勢。據報道,榮寶成交總額為9129.1萬元,其中,書畫部分的成交額為8081.452萬元,占到了成交額約90%。翰海成交總額為10.55億元,其中,齊白石《貝葉草蟲》以1680萬元成交,創齊白石單幅作品拍賣市場成交最高紀錄。嘉德成交總額為15.33億元,其中,中國書畫部分總成交額創紀錄地超過11億元,嘉德在全國首開的“宋元明清法書墨跡專場”,創出成交額逾2.48億元的驕人成績,單件作品平均成交價格近300萬元,成交比率達91%。保利成交總額為15.78億元,并創造了兩個世界拍賣紀錄,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以1.6912億元成交,打破了中國繪畫拍賣成交的世界紀錄,并榮膺國內單件成交額最高的藝術品;齊白石的《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以9520萬元成交,打破了中國近現代書畫拍賣成交的世界紀錄;此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唯一的傳世書法作品《局事帖》以1.0864億元打破了國內中國書法拍賣的成交紀錄,而保利在秋拍熱潮中,100萬元以上的拍品多達222件。上述拍行整體表現出的強勁勢頭,刺激著中國書畫板塊整體回暖。

    始作俑者劉益謙

    之所以出現牛市,是因為出現了牛人,他就是劉益謙——一個回避不了且幾乎可看做是時下善于“制造天價”和勇于“創紀錄”的魔手。他每年斥資4億元收藏藝術品,2009年秋拍剛過半,劉益謙就砸下了4億多元。據報道,這位“法人股大王”從沒受過任何專業金融培訓,也拒絕承認自己鉆研過股票知識,卻從未錯過中國證券市場的任何一次大牛市。

    劉益謙的收藏理念同樣映射著他的投資理念,他認為,“越貴的東西越有人爭,越有人爭的東西越是好東西”,“看有沒有人跟你爭,有人爭,肯定是好東西”。筆者不否認,在拍場,有時候確實需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做派,敢于與對手較勁。問題是,這個時候要考慮的是對手究竟是誰?為什么要與你爭?書畫市場賭的是彼此的學識和眼力,而不僅僅是勇氣。俗話不是說“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嗎?

    不必諱言的是,劉益謙的投資理念顯然與他認為巴菲特的“復利”投資理念太為保守有關。因為劉益謙的理念與巴菲特的“不買不熟悉的股票”“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了解它,就不要投資”“要想成功,你就必須逆向使用華爾街投資的兩大死敵:恐懼與貪婪。你不得不在別人恐懼時進發,在別人貪婪時收手”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審視天價拍品

    作為拍賣商,總是及時地借助媒體發布其成交業績,因而天價數字也就不時閃現在人們的視野里,但單純的數字并不能真正衡量拍品的價值。其實,在天價迭出乃至假拍、假成交“蔚然成風”的拍賣市場,需要的是用更加冷靜、成熟的眼光來關注拍品,而無需對那些難以證實的天價數字津津樂道。即便確實是以發布的天價數字成交的拍品,我們所要考量的也是其是否名至實歸,只有從學術層面、藝術層面予以理性分析,才可能對眼下書畫市場做出究竟是理性回暖還是虛火旺盛的判斷。

    以9520萬元成交的齊白石的《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1942年)和以2856萬元易手的明董其昌的書畫合璧《仿古山水冊》(1613年)為例:《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被賣家在廣告上宣傳為“齊白石藝術成熟期的巔峰之作”,賣點是“13開全部見紅、各有兩只工蟲……情趣盎然,筆墨清雅,工整細致有天真之態……實為難得的珍品”。然而,通觀齊白石各個時期的同題材畫作,此套冊頁的價值真的能值9520萬元嗎?此前翰海推出的明董其昌的《仿古山水冊》,如果以單幅書、畫來計算,應該是10開書法、10開山水,計20開。不管是從圖式還是筆墨,都堪稱是晚明畫壇領袖董其昌的精品佳構。但它的競拍價卻在叫到2856萬元時便無人繼續應價。對古代繪畫有著廣博見識,同時對禪學有著獨到心印的董其昌,無形中領導了清代所謂“正統畫派”,其精心之作的價格卻不及其身后450年的齊白石畫價的1/3。更何況該套冊頁還有著御賜寶藏、查映山珍藏書畫之印、誠府珍玩書畫圖章等眾多身份顯赫的“附加值”,理應比齊白石“對此冊鐘愛有加,親筆為其題名為《可惜無聲》”更有歷史價值和學術意義。

    與《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同場亮相的藍瑛、陳虞胤《講幃桃李圖》十二屏的藝術水平,據劉金庫考證:“根據題跋可知畫于壬辰季夏十又八日,即畫于1652年6月18日,藍瑛時年67歲,入清才8年,為藍瑛‘沒骨重彩法’傳世最好的精品,比他的代表作、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白云紅樹圖》(畫于順治戊戌年,1658年)不知要好上幾倍?!本褪沁@樣一幅構圖恢弘、內容豐富、技藝精湛的,對明末清初影響很大,被后人稱為“武林派”的藍瑛稀世精品,也只是以896萬元成交。

    2009年秋拍上諸如此類高品位、高水平的古代名家冊頁還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舉。筆者之所以這般舉例比較,是因為市場存在背離了歷史價值、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學術價值的現象,應該引起人們的警覺——操盤手和暴發戶的游戲不是市場的真實內容。有人說“拍賣場的火爆本應該讓行家們歡欣鼓舞,不料,那些熱賣的藝術品如同熱山芋一樣,燙得行家們連忙擺手,直呼無可奈何,叫苦不迭!”

    書畫拍賣市場在大熱的同時,應該冷靜思考一下市場是否出現了泡沫。

    (責任編輯:王婉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