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2009年中國文化檔案:大師被質疑 獸首引熱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2-19
    2009年的文壇頗不寧靜。這一年,各種名號的“大師”備受質疑,連7月故去的季羨林先生,亦難不受波及;這一年,圓明園海外文物摸底啟動,鼠兔首被拍賣引發熱議;這一年,小沈陽躥紅,余秋雨暴富,千年古剎亦不寂寞,仿佛只有網民的茶幾上擺滿了杯具;這一年,大俠歸于廟堂,何處再覓江湖?

    檔案名稱:海外流失文物引發持續關注

    關鍵詞: 圓明園獸首 乾隆玉璽 文物流失

    入檔理由:海外中國文物拍賣總是牽動中國人的民族情感。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有多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調查表明,目前在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座博物館中,記錄在案的中國文物有167萬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間的約為這個數目的10倍。

    2009年初,法國佳士得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事件轟動一時。中國律師發起“追索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訴訟律師志愿團”,敦促拍賣行取消拍賣并歸還文物。而“誰當原告”和“高額訴訟費哪里來”卻一度成為難題。最終,中國律師團雖然向法國巴黎一家法院提出了“禁賣”請求,但沒能阻止獸首的拍賣。2月25日在法國巴黎佳士得拍賣會上,廈門商人蔡銘超以3149萬歐元拍得從圓明園流失的鼠兔首,并在幾天后聲明“這個款不能付”,一時輿論嘩然。

    11月初,倫敦蘇富比拍賣乾隆“八征耄念之寶”御寶交龍鈕和田青玉璽。這枚“八征耄念之寶”被認為是乾隆晚年最喜歡的玉璽之一,該事件再次引起中國網友的廣泛關注。當時的買家身份并未確定,英國方面認為中國內地新富對明清皇室文物頗有興趣。在得知乾隆玉璽以4000萬人民幣的高價被拍走后,有文物鑒定專家表示,蘇富比拍賣的那枚乾隆玉璽是仿品。

    在海外的文物拍賣會上,中國文物早已成為拍賣亮點。面對中國流失文物的海外拍賣,專家建議“理性比憤怒更重要”,記者勸告“不要讓愛國熱情抬高拍品的價格”,國家文物局認為“眼下的文物流失也很重要”。中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路途坎坷,圓明園全球尋寶隊伍已經出發。

    檔案名稱:千年少林寺的“商業化”之路

    關鍵詞:官網被黑 20億重建北少林 分院擴張

    入檔理由:千年名剎少林寺,今年依舊延續了其“新聞制造大戶”的“傳統”。分院數量快速增加、天價袈裟、斥巨資重建北少林傳聞……這些,都與一般人心中不問世事的寺廟形象迥異。爭議中的少林,盡管因其商業化飽受指責,依舊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是民眾的誤解?還是時代的必然?眾說紛紜中有一點大概是肯定的:關于這座名剎的消息,明年熱度仍然不會減。

    少林寺本不應該成為是非之地,但近年來卻爭議不斷。連同這所寺廟的方丈,釋永信。


    爭議的焦點就是一個字,“錢”。

    面對“過分商業化”的質疑,寺廟方的步伐始終不曾停下,而且仿佛越來越堅定。那位被一些人稱為“少林CEO”的大和尚,始終保持著僧人的淡定?;貞嚓P話題時往往寥寥數語,頗有“無招勝有招”的范兒。

    2009年,被指“擴張如麥當勞”的少林分院繼續在增加。繼托管昆明四所寺廟后,有媒體報道稱,少林寺準備在香港設置分支機構,還有意赴臺灣開設分院。至于是否有接管其他地方寺廟的計劃,“那要看人家地方政府支不支持了”,釋永信說。

    9月,一則嵩山少林寺斥資20億重建北少林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并引發熱議。釋永信雖然否認了投資20億的說法,但也同時確認,少林寺已經按計劃投資了1.6億,以后還要視情況逐步投入。

    有評論指出,將少林寺辦成快餐店似的連鎖店,是過度的商業開發,最終會淘空自己的底蘊,流失本質。

    與之相對的是,在另外一些人看來,少林寺以公司體制管理寺院等做法,并不悖佛祖教旨。釋永信宣講的少林寺“商業化”之路,是佛教與時俱進的一種表現。

    盡管質疑聲不斷,少林寺“擴張”速度卻絲毫未減,迄今已有數十家分院??梢韵胍姷氖?,這個數字很可能還會增加。

    在針對少林寺的指責聲中,很多都直指方丈釋永信。一些網民指責其“乘飛機到處跑”、“開大奔”,生活十足“奢靡”。還有人在論壇上,將清苦的大悲寺僧眾和風光的釋永信放在一起比較,其用意自然不言自明。

    2009年,一件“僅金線就值5萬元”的天價袈裟讓釋永信再次成為輿論口誅筆伐的對象。一些言辭激烈的網民甚至表示:如今佛門已不復存在,和尚變成世俗商人,也算是空前絕后了。盡管釋永信澄清說自己不會穿這件價值16萬元的袈裟,但在一些人心里,少林方丈“富有”的印象只怕更加牢固了。

    臨近年末,少林寺網站被黑掛出方丈“懺悔書”一事,可謂網民對釋永信不滿情緒的集中發泄。11月,少林寺官方網站連續遭到黑客攻擊。黑客貼出“釋永信大和尚悔過書”,并配以釋永信的一張坐照,假借其名義對少林商業化表示愧疚和悔過。對此,大和尚本人說,自己看到了所謂的“悔過書”,感覺這是在和他本人、和少林寺在開玩笑。

    媒體評論員曹景行則表示:少林寺長期以來商業化操作的方式經常受到非議,而這次被黑的那篇文章也恰恰是抓住了這一點,所以這一事件在媒體和互聯網事件上得到如此廣泛的傳播??磥砩倭炙逻€得練就對付黑客的功夫,更重要的還是要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

    亦有專家表示,應該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少林寺現象。從歷史的角度看,雖然佛教與社會的發展不一定是同步的,但由于中國佛教有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因此其一直在努力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皻v史上,中國佛教界一直注重寺院經濟的存在與發展,正是有了寺院經濟,才使得佛教能夠長存下來?!?

    12月,一則“少林寺擬上市”的消息再次引發關注。有學者不禁發問,寺廟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入檔理由:“國學大師”季羨林7月去世,身后遺產因為“說不清楚”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最后由兒子季承處理全部遺產。

    季羨林藏品外流?此事曾被評為“2008年的文化大事”。藏品外流事件關涉北京大學、季羨林家人、季羨林秘書以及其他季羨林的仰慕者,紛紛擾擾之后,原來“外流藏品”實則贗品。


    可是,“假畫案”引出了“真畫案”。2009年7月,隨著季羨林的逝世,其包含在身后遺產中的書畫藏品何處去,成為季羨林家人、秘書和廣大媒體關注的焦點。一場“季羨林遺產糾紛”拉開帷幕,季羨林之子季承、季羨林秘書李玉潔以及北京大學之間形成一個難解的結。

    《百家講壇》的學者錢文忠透露,季羨林的遺產是“天文數字”!季羨林逝世后,曾與工作院校北京大學簽署的全部財產捐贈協議還算不算數?季承在父親季羨林臨終前拿到的“小紙條”能否順利取得全部遺產的合法繼承權?李玉潔是否私藏季羨林書畫以及其他財產?整個季羨林遺產糾紛就圍繞著這四個主要問題展開。

    最后,北京大學校方退出了這場遺產紛爭,表示尊重“季老一切事務由季承打理”的最新意愿,宣告2001年的捐贈協議無效,之前,季老對北大的所有捐贈也不成立。季承表示,他不會因為自己是遺產處理人,就獨吞這筆遺產,因為“季老的文化遺產屬于整個全社會”。至于季承是否能從李玉潔手中拿到“懷疑私藏的季羨林的財產”,就成為這場喧囂的遺產糾紛的最后一個謎團。

    檔案名稱:2009 那些離去的身影

    關鍵詞:大師 去世 季羨林 任繼愈

    入檔理由:每到年末,總會有一些盤點讓人心情沉重。今年離開我們的文藝界大家是梁羽生、李文華、季羨林、任繼愈……這一長串名字,將銘刻在后人心中。

    這一年的1月,與金庸、古龍并列的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駕鶴西去。在“封刀”隱居近三十年后,這位武俠大家終于能夠徹底告別江湖的是非。在悉尼小規模的喪禮上,好友金庸在敬獻的花圈上寫道:“悼梁羽生兄逝世/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亦狂亦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罹患喉癌多年的相聲大家李文華,在初夏的5月悄然離去。在相聲并不景氣的當下,“永葆工人本色”的李大爺,雖則久已不能登臺演出,仍然被觀眾懷念,各方悼念者眾多。甚至有評論說,“李文華帶走了相聲界最后的庫存,人間從此無相聲”。

    2009年7月11日,“國喪二寶”,任繼愈、季羨林兩位重量級的學者相繼離世。媒體密集報道的同時,亦有小小缺憾——曾出現了“重季輕任”情況。幸而這種局面并未持久,即得扭轉。有評論指出,與季老相比,任老在“國學”方面的著述,不但數量眾多,而且涉獵范圍極廣,在哲學、宗教、文獻學等好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樹,其淵博學識,在當今學界,罕有其匹。

    作為溫家寶總理數度探望的長者,季羨林先生更為公眾所熟悉,悼念活動之豐富自不待言。遺憾的是,在季老生命最后時刻,發生了一些令人寒心的怪事。自08年開始的“盜畫”風波一直持續到了今年。及至其子季承終于得見老父,一家三代重享天倫之樂,相關事件所引發的風波才趨于平息。不想幾個月后,才見了小孫子沒幾天的季老便仙去了。在其遺體告別儀式上的“白衣女子事件”,則再次將人們的視線拉回到了曾引發熱議的季老遺產事件。巴金曾發出“壽則多辱”的感嘆,季老先生的晚年,亦頗不寧靜。

    著名美籍華人學者、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紅學家唐德剛,于當地時間10月26日晚,因腎衰竭在美國舊金山家中去世,享年89歲。作為華裔史學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動人物,唐德剛留給后世的主要有《李宗仁回憶錄》、《胡適口述自傳》、《顧維鈞回憶錄》、《晚清七十年》、《張學良 口述歷史》《袁氏當國》等。此外,這位胡適的得意弟子還創立了能夠解釋中國社會轉型規律的“歷史三峽”理論。

    95歲的楊憲益于11月23日因淋巴癌在北京去世,人們將“大翻譯家”“中西文化的橋梁”“幾乎翻譯了整個中國的人”這樣的頭銜送給這位老人。楊憲益最偉大的翻譯成就是和夫人戴乃迭合譯《紅樓夢》120回,他們還翻譯了屈原的《離騷》,是屈原作品英文翻譯的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對魯迅作品的海外推介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楊憲益的辭世,再次引發人們對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思考,更加關注和憂心中國翻譯事業的未來走向。

    有著“中國第一玩家”的王世襄,于2009年底告別人世。他頭銜眾多,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鑒賞家、收藏家,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還有人稱他為奇人、北京最后的貴族、情趣大師、中國第一玩家……

    有人評價這位“玩”出來的長者:隨著王先生的辭世,“生活情趣化”有成為絕響的危險。

    在2009年離開我們的還有:

    著名漫畫家丁聰;

    有中國話劇的“活化石”之稱的北京人藝“四巨頭”和“四大導”之一的歐陽山尊;

    曾備受爭議的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舒蕪;

    以創作革命領袖畫像而聞名的著名畫家李琦;

    曾在舞臺上塑造“狗兒爺”等形象的表演藝術大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副院長林連昆;

    新中國戲曲領軍人物、戲曲作家、理論家馬少波;

    建筑學家、建筑師和建筑教育家馮紀忠;

    ……

    在國外,同樣有一些名字讓我們難以忘懷:

    曾創作著名“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說的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于1月27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6歲;

    德國當地時間6月30日,享譽世界被公認為“用革命性語言創編現代舞的當代最偉大的舞蹈編導大師之一”的皮娜?鮑什病逝,享年68歲;

    創作經典動漫形象“蠟筆小新”的日本漫畫家臼井儀人,失蹤數日后被日本警方在一處山崖下發現;

    世界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于10月30日逝世,享年100歲……

    檔案名稱:盤點2009網絡流行語

    關鍵詞:杯具 烎 哥 寂寞

    入檔理由:流行語伴隨網絡而存在,從80后的創意進化到90后,是互聯網文化中最具活力的點綴。

    “山寨”、“雷”、“囧”、“打醬油”……還迷茫不?牛年,“山寨”沒有遠去,甚至以更昂揚的斗志來辦“山寨春晚”調侃一年的熱點事件?!袄住背蔀椤耙蛔至餍小钡牡浞吨畮?,新版《西游記》的“唐僧師徒”也乖乖地向“雷”叩拜?!皣濉痹跁嬲Z言中牢牢占據一席,憑其強勁的視覺沖擊力讓話劇也改名。


    和鼠年的網絡熱詞相比,牛年的熱詞似乎更“書生氣”,有惆悵的“杯具”、熱血沸騰的“烎”,有表意豐富的“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還有丟掉了“賈君鵬”的“寂寞”黨等。

    和“山寨”、“雷”不同的是,牛年的熱詞“再生能力”和“變異能力”很強,“杯具”不只于“杯具(悲劇)”,衍生出一系列“洗具(喜劇)”、“餐具(慘劇)”和“茶具(差距)”。網友“不要迷戀哥”的一句戲言“哥只是個傳說”,在老謀子聯手小沈陽打造的《三槍拍案驚奇》主題曲里“轉身”一變,變成“不要瘋狂的迷戀我,我只是個傳說”。

    也許個體生命的真實狀態更多見的就是“杯具”,一句“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才會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不管“賈君鵬”炒作事件真相如何,其后出現的“寂寞黨”的勢力有增無減,或許真實地反映出“蝸居”時代、快節奏時代的情感空白?!凹拍h”和“杯具派”互相角力,卻如“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是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大喊“寂寞”,一是調侃現實生活中的不幸、惆悵和重壓,同有“天涯人”之感,何談“趕超誰”?

    檔案名稱:2009,誰讓“中國不高興”

    關鍵詞:圓明園獸首 中國不高興 迪士尼 2012

    入檔理由:2009年,觸發網民熱議甚至怒火的文化事件著實不少。年初,佳士得拍賣圓明園獸首引發軒然大波,買家蔡銘超“拒付”使得相關討論范圍更廣。盡管有炒作嫌疑,《中國不高興》一書出爐后,還是賺足了眼球和腰包。臨近年底,災難大片《2012》引發觀影熱潮。盡管片中實際上仍是美國人主導行動,還是有人慨嘆:終于輪到中國拯救世界了。

    2009年初,佳士得拍賣圓明園流失海外鼠兔首銅像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后迅速引發范圍廣泛的大討論。在一些專家看來,圓明園流失文物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關注,與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密不可分。某種程度上,圓明園文物已成為國人“屈辱感”的符號,凝聚了復雜的民族情感。這一點在今年稍晚時候乾隆玉璽拍賣事件上,再次得到了印證。


    2009年,一本名為《中國不高興》的書,重新引發了國內外媒體對于“民族主義”的討論。有評論指出,《中國不高興》是一次成功地借用民族主義名義的商業營銷。一個純粹的商業行為本無可厚非,但舉著所謂愛國旗幟的非理性言語,未必沒有嘩眾取寵的嫌疑。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沈丁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甚至表示,這本書的觀點只會使中國人更加愚昧。在一片指責中,《中國不高興》取得了不俗的銷量,這一點肯定是幾位作者所樂見的。

    迪士尼將落戶上海的消息,同樣備受關注。拋開經濟意義不談,不少人對“美國文化侵略”表示了擔憂。學者司馬南撰文疾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那里去啦?”有評論指出,相比西方文化在中國的面面俱到,中國文化在西方基本上還只是蜻蜓點水的性質。如何真正平衡文化逆差,逐步使中國文化發揮與國際地位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稱的影響力,值得深思。

    2009年即將結束之際,一部商業包裝的進口大片再次挑動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經。災難大片《2012》一票難求,“中國元素”是賣點之一。盡管依然是美國人主導世界拯救,但對看多了西方影片里中國貧弱形象的觀眾來說,已然相當滿足。畢竟,“其他國家都完不成”的大“方舟”,是咱中國人造的!對此,有學者稱,民眾對該片的亢奮表現表明,中國人自我膨脹的心態愈來愈厲害。亦有人指出,這種亢奮只是“民眾樸素的情感”,影片本身與政治也沒有聯系。

    從各界評論來看,多數人對影片的認識還是比較清醒的:“中國元素”不過是電影的調味劑,片方為市場制造噱頭無可厚非,觀者亦不用太過緊張。娛樂就只是娛樂,別嚇唬自己。

    檔案名稱:文化明星的喜與悲

    關鍵詞: 文懷沙 余秋雨 易中天 袁騰飛 韓寒 郭敬明

    入檔理由:文人越來越富有了,有人鼓掌,有人嫉妒,有人抨擊。文人也分“冰火兩重天”,“文人明星”以其獨特的魅力持續引人關注。

    上半年,學者李輝對文懷沙的質疑引發學界大討論。事件逐漸降溫之時,曾被稱為“學術超男”的易中天又燒了一把火, 令人們對“國學大師”相關的討論更加深入。


    作為歷年文化事件盤點的???,余秋雨的2009年依舊不尋常。

    “捐款門”風波才降溫不久,“是否侵吞國有資產”的質疑又指向持上海徐家匯商城股份有限公司1.5%股的余秋雨。一時間,“余秋雨或將成為億萬富翁”的消息在中國媒體上炸開了鍋。對余秋雨的“炮轟”牽連甚廣,其本人應南京之邀寫就的《鐘山碑文》被批“令人作嘔”、“敗筆”和“留后世做笑柄”。

    《百家講壇》主講人易中天、袁騰飛也是2009年“聚光燈”下的“主唱”。易中天成為學術明星“四處走穴”的代表,穿梭于全國各地,上節目,做講座。一樁“毒舌門”事件將易中天推上議論的風口浪尖?!笆飞献钆v史老師”袁騰飛由于“非正常出名”成為媒體焦點,只能耐心地對各媒體說“會堅守老師的職業”,“真想回到從前的日子”。

    80后作家的領軍人物“郭敬明PK韓寒”一直是“有趣的話題”。韓寒表示,認同郭敬明“四姑娘”外號,和郭敬明“男女有別”。而郭敬明說:“我和韓寒是截然不同的人,對比是比不出什么的?!?09年末,在谷歌數字圖書館風波中大膽表明“挺谷”立場的韓寒又一次顯示了“身價”,“天價轉會”的謠言四起。而郭敬明因為《小時代2.0》的全面上市忙碌不已。

    檔案名稱:小沈陽還能“pia pia”紅多久

    關鍵詞:趙本山 小沈陽 二人轉 勞模

    入檔理由:小沈陽“pia pia”地走紅幾乎是一個神話。趙本山的這位弟子,成功借助春晚小品,進入全國千萬個家庭的視野。隨著小沈陽的走紅,對他表演的討論也迅速升溫,甚至上升到學術層面。有學者指,趙本山及其弟子所推行的并非二人轉,只是灰色的“二人秀”。參與相關討論的甚至不乏王蒙這樣中國文壇重量級人物。

    春晚上的一次“調情”,讓小沈陽成為2009上半年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人物,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趙本山弟子+春晚+個性表演,不紅也難。意料之外的是,小沈陽爆紅之后,招來的質疑聲一浪接一浪。關于《不差錢》,也關于“二人轉”。

    曾擔任過央視春晚總撰稿、總策劃職務的劇作家魏明倫對《不差錢》一直持質疑態度。他認為小品內容低下,與趙本山以往的小品不在一個檔次,《不差錢》差道德。

    清華大學教授肖鷹年初時認為,“小沈陽”在春晚表演走的是媚俗路子。幾個月后,肖鷹再次炮轟:在全國巡演中,小沈陽完全撕掉了《不差錢》中那個雖然媚俗但尚干凈的面具,他的表演就是低俗,甚至時有惡俗!

    在肖鷹看來,“小沈陽”所表演的不是“二人轉”,而是變了味的“灰色二人秀”?!岸诵恪痹趯徝廊の渡?,追求低俗,甚至惡俗,幾乎所有表現對象,在其表演中都要被丑化和惡俗化。

    幾位二人轉研究的權威專家也表達了與肖鷹類似的看法,并且流露了對傳統“二人轉”命運的擔憂。

    專家們的批評不只針對小沈陽,還將矛頭對準了力推這種“二人轉”的趙本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表示,“劉老根大舞臺”的演出把薩克斯、流行歌曲、模仿秀都用上了,這跟二人轉無關;并聲稱趙本山如傳承這樣的二人轉,將有可能被取消國家級傳承人的資格。

    對待專家的尖銳質疑,趙本山表示,“我是喝著二人轉的奶長大的”。從來也沒想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轉傳承人的稱號)會給到自己頭上。

    作家王蒙則在文章中“力挺”趙本山和小沈陽。據報道,《讀書》2009年第4期刊發了王蒙撰寫的《趙本山的“文化革命”》一文,對趙本山及其文化意義進行了評述。

    該文稱:“趙本山出道已經二十多年,近十年來他由于與國家強力傳媒的互相支持而影響不斷飆升,到了2009年,他和他徒兒小沈陽與毛毛的演出,已經成了‘春晚’核心?!?

    王蒙認為,“趙本山——劉老根——二人轉”代表的是農民文化、民間文化,趙本山們在“春晚”中的表演,自然而然地表達著對于改革開放、小康發展以及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偉大成就的認同,趙本山們在表演中流露著中國北方農村的純真樸素與古道熱腸。趙本山在主流媒體上爭到了農民文化的地位與尊嚴,使得主流文藝更加寬敞、自然、開放,對于開闊主流媒體的文藝空間作出了不應低估的貢獻。

    種種輿論紛爭之中,劉老根大舞臺轉進了北京。盡管有網民不解,小沈陽依舊當上了勞模。這一年的年末,導演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大規模上映,小沈陽、毛毛等在其中擔綱主演,趙本山友情出演?!岸宿D”的浪潮,還能熱到什么程度?曾有人預言,小沈陽表演過于單一,笑料重復,不能持久。至少在2009年,這個預言看來有點“失準”。

    檔案名稱:44個漢字會整形嗎?

    關鍵詞:字形 67% 叫停

    入檔理由:教育部草擬的《通用規范漢字表》8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引起巨大的反響。

    44個漢字字形要微調?教育部草擬的《通用規范漢字表》8月12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卻引來“一片恐慌”。電腦字庫中的漢字為方便要筆畫統一,但書寫漢字如何教學?可是,網民“喝倒彩”的聲音此起彼伏:巨大成本誰埋單?輔導娃娃寫字怎么辦?


    初征集意見的9天后,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有關負責人透露,已收集近1500條建議和意見,其中67%贊成,認為字形調整是必然的;反對的只有6%。此數據一公布,網上的反對情緒更加高漲,多數網友都認為“被67%”,質疑1500條建議是否具有代表性。其他網站也公布網絡調查結果,90%或者82%以上的網友反對“漢字整形”的事實對1500條建議進行了補充。

    新《漢字表》的意見征集時間只有短短的20天。不只是網友踴躍表達意見,專家學者也分成兩組展開爭論。多位文字學家集體呼吁叫?!锻ㄓ脻h字規范表》更是引起巨大的社會震動。調整字形,究竟能給社會帶來什么好處,能使整個社會的效率提高嗎?反對專家有這樣的疑問,甚至嚴肅地提出“必會造成一些混亂而影響了信息安全”。

    到8月31日意見征集結束時,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已經搜集到數以萬計的意見,有電子郵件、傳真、信件,也有網絡留言。教育部表示,會將意見匯總,提交給國家語委?!锻ㄓ脻h字規范表》最終的確定方案如何,成為2009年文化領域一個大的懸疑。

    檔案名稱:作協這一年

    關鍵詞:金庸入會 體制 維權

    入檔理由:近年來飽受詬病的作協,在2009年可謂動作頻頻?!按髠b”金庸入會、吸收更多網絡作家、為會員出面維權……凡此種種,莫不顯示出作協力圖扭轉形象的努力。然而,盡管也確實收獲一些贊譽,但針對作協的指責聲音依然存在。始終處在輿論漩渦中的“作協”,今后將何去何從?

    縱觀2009年與作協有關的消息,最惹眼的當屬武俠小說巨匠金庸加入中國作協了。相關傳聞一傳出,隨即引發鋪天蓋地的評論。多數網友表示不理解“大俠”為何被“招安”,言辭間充滿惋惜失望之意。


    相比之下,專家學者們的言論則平和得多。有評論指出,金庸是否加入作協是他自己的事。事實上,金庸一直與作協等機構保持良好的關系,那些希望他“逍遙于江湖”的想法只不過是網友們的一廂情愿。

    一個擁有八千會員的國家最高級別作家專業組織,在不少網友內心的天平上,分量遠不及一個金庸。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讓人有些尷尬的現實。

    事實上,近年來針對作協機制的質疑之聲從未間斷。作家不該領工資,官僚作風嚴重,罕見重量級佳作……在紛起的罵聲中,作協的光環漸漸退去。一些會員的割袍而去,更重創了人們心中對作協曾有的尊重。

    作家劉醒龍就曾抨擊作協的體制。在他看來,作協成立之初,是考慮到作家寫作太忙,而由政府請幾個“管家”幫忙打理與寫作有關的日常生活,誰知幾經異化,大多數作協機關越來越衙門化了,就連小小的科長處長,其地位都在有成就的作家之上。在作協這樣的單位,竟然有大量不懂文學的人,占著高位置,而且在胡說八道。

    “童話大王”鄭淵潔高調退出作協,亦是今年非常吸引眼球的一件事。盡管鄭依舊保留著其中國作協會員的身份,但評論大多僅選擇其退出北京作協一事,與金庸入會相提并論。一“出”一“入”之間,引出話題無數。

    臨近年底,老作家張揚拳打作協女干部的事件被多家媒體報道。張揚坦言,除了公開揭露湖南省作協腐敗的內幕外,他還希望通過這一事件和自己的努力,通過所有的媒體人和網友們的討論,能夠讓人們思考一下作協存在的意義。

    為消除公眾“存在的誤解”(作協高層語),作協在2009年可謂動作頻頻,幫助旗下會員維權即是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件。中國作家就谷歌數字圖書館維權成為下半年備受關注的事件。中國作協在該事件上并未保持沉默,而是以公告形式要求谷歌停止“侵權”行為。此外,作協相關機構還與文著協聯手,呼吁廣大作家加入維權陣營。此舉獲得不少作家贊許,為自身增分不少。

    在其它一些事件的處理上,亦可以看出中國作協力圖扭轉其形象的努力。包括吸收更多網絡作家入會、取消觸犯刑法的會員會籍等舉措。2010年,作協能否實現他們所承諾的“全心全意為作家服務”,去除往昔的一些弊端,尚有待時間檢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衡量一個作家水準的基本標準是作品。衡量一個作家組織好壞的標準,也只能是它為會員創作提供幫助的多寡。

    檔案名稱:谷歌數字圖書館遭遇中國困境

    關鍵詞:谷歌 數字圖書館 文著協

    入檔理由:2009年下半年,谷歌數字圖書館未經授權收錄中國作家作品一事迅速升溫,引發各界關注。中國作協、文著協等機構紛紛出面,要求谷歌停止侵權行為。進入11月,文著協與谷歌進行了兩輪會談,雙方約定還將繼續接觸。事件引發文學、出版以及法律等各界專家關注。眾說紛紜中,谷歌“版權門”何去何從。

    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的最初構想可以追溯到2001年。彼時,谷歌公司的兩位創始人布林與佩里認為,互聯網的訊息只占人類訊息的一小部分,更多知識以紙質的形式分散于世界各處,應該將它們搬到網上去。


    之后就有了規模宏大的“阿波羅”數字圖書館計劃。2004年,谷歌公司開始大量掃描圖書,準備打造全球最大的數字圖書館。

    時間轉到2009年,谷歌已收錄全球近千萬種圖書。與此同時,因其計劃而引發的爭議和紛爭也日益增加。在中國,谷歌同樣遇到了作家維權的問題。

    2009年6月,中國文著協收到美國版權人協會等機構的通知,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涉及部分中國作者。 一場中國作家維權的行動拉開帷幕。

    “文著協”(全稱“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的名字,也就此為公眾所熟知。在目前與谷歌方面進行的兩輪會談中,文著協扮演了重要角色。據該協會常務副總干事張洪波介紹,與谷歌公司進行的會談比較順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的情況下,不排除雙方達成“和解”的可能。

    新一輪會談開始前,各方專家的聲音已是沸反盈天。

    如果說文著協與谷歌會談的一個焦點為“是否侵權”,那么專家以及網民聚焦的一點則是:在這場紛爭中,誰將是最后的受益者。

    在一部分網民看來,谷歌公司的免費服務切實地方便了普通人,是公益行為不應譴責,并且代表了未來的趨勢。類似看法也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有評論指出,文著協除了為中國作家們爭一口氣和盡可能爭取更多補償之外,也應該了解到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精神已經深刻地浸入到現實社會,現實先行而法律跟進,包括版權法在內的法律規則終將會與時代潮流相順應,而不是逆流不動,尋求參與新規則的制定以及共贏才符合被代理人的根本利益。

    對這類看法,贊成向谷歌維權的那些專家學者并不認可。

    他們的理由是:谷歌拿別人的東西卻不和人家打招呼,事發后反而要讓著作權所有人主動來找谷歌,其行徑公然違背了國際社會關于著作權保護的基本通則;而且免費不等于公益,其本身就是一種商業模式,萬一谷歌掌握了絕大多數的讀者和作者群,等于是相當程度的全球文化控制權掌握在一個營利性公司的手里,后患無窮。

    中國有關專家表示,數字圖書館的背后商機無限,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讀者、作者群,那么,以后可能帶來衍生的服務模式非常多,這一市場將是未來爭奪的重要目標,這件事情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出版社和出版人的利益,它將關系到誰來主宰未來的數字圖書館,實際上就是誰來掌控全世界范圍內巨大的文化資源。

    遠在歐洲大陸的法國總統薩科奇,對于跨國公司數字圖書館的計劃也“毫不客氣”。據外媒報道,薩科齊暗示,法國將拿出一筆國家資金建設法國數字圖書館,以阻止谷歌將法語和歐洲文化書籍和藝術材料數字化作為自己圖書館計劃的項目來獲利。他稱,“我們不會因為無法向自己的數字化項目提供資金而讓代代傳承的法語文化遺產流失?!?

    谷歌公司與美國幾家出版組織在數字圖書館問題上的糾紛和訴訟,已持續了數年之久。照此看,中國作家的維權聲浪也不太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結束。

    在文著協副總干事張洪波看來,目前愈演愈烈的谷歌數字圖書館版權糾紛一事激發了中國廣大著作權人的版權保護意識,喚醒了使用者和社會公眾的社會責任意識。對國內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問題敲響了警鐘。授權、權利保障、資源重復建設問題十分突出,建立國家級統一數字出版資源平臺、建立市場規范,已經刻不容緩。

    檔案名稱:“申遺”迎來“中國年”

    關鍵詞:人才 開平碉樓 京杭大運河 蜀道

    入檔理由: 2009年,22個中國非遺項目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9月30日,從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傳來消息,22個中國非遺項目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它們是:福建南音、南京云錦、廣東粵劇、端午節、媽祖信俗等?!胺沁z”項目迎來“中國年”,一時間,舉國皆歡騰。


    但是,“申遺”之后呢?非遺傳承者以及專家學者將注意力轉移至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吧赀z”成功難以扭轉根本性困境?一方面,“申遺”成功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形象宣傳和爭取更多資助,但是人才青黃不接,技藝瀕臨失傳,內容陳舊,觀眾缺乏興致等都成為中國非遺項目的“通病”。

    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文化精神功能是世界遺產主要屬性,旅游只是遺產的附帶功能。在廣東,眾多海內外專家研討唯一以華僑歷史文化作為內容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的保護問題;在中國青海、浙江、四川等地“申遺”的步伐還在穩步向前。

    2010年8-9月,杭州西湖申遺項目將進行現場評估驗收;青海湖申遺工作再度“起錨”;2009年至2014年是京杭大運河“申遺”的關鍵時期;在“2009中國蜀道?廣元國際論壇”上,中外專家力挺古蜀道申遺;臨海古城墻將與南京、西安、興城、荊州等四地城墻一起,作為“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遺;2010年7月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上將審議表決“中國丹霞”是否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張中江 蒲波)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