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作賞析

    崇禎時期的瓷器精品 青花人物故事筒瓶鑒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2-18



    明代晚期的連年戰亂,國力衰竭,天啟后期朝廷已不再下令燒制官窯瓷器。崇禎一朝17年,御窯廠繼續處于荒廢停滯狀態,但這個時期景德鎮民間的瓷器制造卻并沒有停下腳步。崇禎民窯瓷器一改明代中期以來一直延續到明晚期的粗糙劣質的風格,進入中國陶瓷史上少有的民窯高度發展時期。個中緣由,一是由于明代末期御窯廠雖然停燒,但御窯廠余存的上好青花鈷料,精細瓷土散落到了民窯瓷場。另一方面身懷高超技藝的大量制瓷藝人,為了生存從御窯場脫離出來開始為民間瓷場服務,藝人們開始從御窯場限定的繪畫技巧與裝飾紋飾的桎梏中解放了出來。擺脫了皇家官窯審美制度的約束與限制,民間工匠與畫師們的藝術與創作思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自由發展。藝術的創作不再是為皇家統治階級服務,民窯產品的創作異?;钴S,空前繁榮。

    同時,由于戰亂不斷,人心不穩。一些文人藝術家也借著藝術的創作發泄對時局的不滿,與對世外桃源生活的夢想與追求。首先是造型上創新。筆筒,筒瓶等具有文人氣息的新器型大量出現。紋飾也開始從官窯器物上經常使用的龍、鳳、纏枝蓮、牡丹、菊花、八仙等傳統圖案上面擺脫了出來,出現了畫面清新的花鳥、山水圖案。尤其是人文氣息極強的繪畫風格開始形成特色,戲劇內容、神話故事大量出現在青花瓷器上。這個時期的人物故事題材則更為廣泛,所見題材有蘇武牧羊、劉海戲金蟾、對弈圖、竹林七賢、攜琴訪友圖等。將詩、書、畫、印等中國傳統繪畫運用到青花瓷器的作品中,是崇禎時期景德鎮陶瓷藝人將人文思想結合于藝術的重要創新。這一創作風格一直影響到清早期的順治康熙制瓷工藝。

    這件崇禎青花人物故事筒瓶高47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16.5厘米,敞口,頸部繪蕉葉紋,腹部為人物故事圖,刻畫隨意生動,構圖飽滿,底部無釉,底心內凹,釉面光亮如新,青花發色藍中帶紫,實屬崇禎時期的精品。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