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名家李廣利:曾兩次上春晚“獻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2-18]
有兩個原因使我想起了畫虎名家李廣利先生。一是牛年歲末,虎年將至,他出版了由何海霞題簽的巨冊畫虎專集;二是澳門回歸10周年,當年他曾應何厚鏵先生之邀赴澳做客,他向何贈送了猛虎和雄獅兩幅精品。
在內地,不少收藏家以能得到李廣利先生畫的虎而自豪。他早年曾參加在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后拜在畫虎大師胡爽庵和劉繼白盧門下,吸取了胡、劉各自的獨到之處,然后又融合了自己在動物園寫生時對虎的觀察、感受,所以形成了他雄放中見精微,追求形準神似,工寫相兼,雄秀并得的風格。他用筆多取中鋒,力透紙背,跡劃剛勁,勒形準確。尤其在處理皮毛紋路上格外精心,使每一斑紋的起伏走向都與骨髓肌肉和身體扭轉變化相一致,所以虎的動作,舉凡剔須、撕毛、勾爪、猛撲等,都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李廣利筆下的虎分獨處和群居兩種。獨處者或沉靜,或奔騰、或咆哮,都重在表現百獸之王的孤傲與威嚴;群居者則表現虎與虎之間的感情交流及舔犢之情。
李廣利先生現在已逾花甲之年,他積五十余年的功力和人生體驗,筆下的猛虎已不再有客觀形象的簡單再現,而是對大自然中一種生靈的禮贊。
寫到這里,我想到了李廣利先生,每每畫虎都傾注了深深的感情,所以他筆下的虎完成了,他心中的詩也吟出來了。詩畫一體,相得益彰,更使他的畫作富有了時代的氣息。這里舉兩個例子,他在一幅《舐犢情深圖》中題詩道:
中華兒女豪氣存,港澳臺僑皆親人。
同根連心齊扶祉,虎嘯龍吟壯國魂。
他在一幅《威猛踞山川》中題詩道:
起筆忽如鶴入天,回峰恰似蛟龍翻。
大千萬物獨尊首,風聲起處百獸寒。
正國為如此,李廣利先生曾在1986年和1998年兩次的特邀佳賓的身份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觀晚會,在直播現場為全國人民虎年獻虎。另外,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故宮博物院等單位也收藏了他的虎作。
馮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