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解讀中國當代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2-11]
鳳凰網《特別節目—時尚主創客》節目播出“趙力解讀‘中國當代藝術’”以下為文字實錄:
高松:大家好,我是鳳凰網時尚頻道的特約記者,我叫高松,今天我們采訪的主要對象是中央美院教授趙力老師,您好。
趙力:你好。
高松:下面我們請趙老師做一個自我的介紹。
趙力:我現在的工作單位是中央美術學院,1989年畢業以后,就沒有離開過中央美術學院。實際上來說,今年我教齡有20年了,好像長的還很年輕,但是教齡比較長。一直從事的工作都是教育工作,但是教育的角色也發生很大變化。因為整個的中國社會的發展,我們以前主要講中國美術史、書畫鑒定?,F在講市場,這跟現在目前整個的社會的變化是有關系的,我現在有很多學生要進入到,比如說798,現在的798有很多我的學生,還有很多其他的一些新的這樣一種崗位。那么從90年代末開始,實際上我們有一個新的專業,叫做藝術管理的專業,現在我就在藝術管理系當老師,這反映了社會的一些新的一種變化。
高松:趙老師眼中的中國當代藝術大概是什么樣子的?
趙力:很難來歸納中國當代藝術到底什么樣子,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當代藝術的確是豐富了。這就是為什么,它很難來歸納。那么當代藝術,實際上有很多側面,這種側面比如說有從傳統過來的,不斷的被繼承的這部分。這部分實際上往往被忽略掉,真正被認可的,或者大家習慣在眼界里認識到的中國當代藝術,是那些從85、86美術新潮以后,發展出來的一些更有突破性的,這樣一些藝術。更多的強調改造、批判、實驗這樣的一種價值觀,這可能是當代藝術,好像是比較核心的這一部分。
現在我們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后,中國當代藝術實際上給大家一個整體的感覺,實際上已經從原來的這樣一個單線條,逐漸更加豐富。國外的很多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認識,實際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在,比如說希望能看到中國面貌的中國當代藝術,而不是原來的,那種西方引薦的當代藝術,或者模仿西方,像85、86美術新潮那樣的東西。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像在我看來的中國當代藝術,應該包括中國當代的水墨,中國當代的一些我說的,從傳統繼承過來以后不斷發展的這樣的過程。而現在目前這兩年的情況,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河流,也就是說原來的突破性的、實驗性的藝術,和傳統價值觀的一種相互的一種溝通,形成一個更豐富的這樣一個現實。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