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當代美術創作研究的不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2-08
    文章來源: 美術報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在全面展示五年來當代中國美術創作成就的同時,還舉辦了當代美術創作論壇,這是全國美展在整體結構上的一個變化,通過論壇“分析中國美術創作現狀,探討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前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美術創作”。這項活動自2月公開向全社會征稿之后,截止到9月底,共收到各類論文412篇。就總數而言,這個數量不算少,可是在參與的作者之中,國內有影響或稍有影響的理論家幾乎是集體缺席,無疑,這會影響到整體的質量,也在專業范圍內影響到這一活動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則說明組織工作除了公開征集之外,還應該廣泛發動,重點征集。如果不能保證其學術質量,那么,空有一個與全國美展配套的活動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當代美術創作論文的篩選,第一步是去掉不符合論文規范和內容要求的論文,這就去掉了一半,剩下211篇。經過評審委員會組織的通訊評審,共評選出86篇提名參加終審的論文。最后經過11月30日的評審會議,評選出48篇入選論文,這個數字并沒有達到原計劃的60篇,根本原因還是個質量問題。分析其中原委,理論家不關心當代美術創作是其一;而投稿者大多數是從事各類美術創作的美術家,他們在總結創作和理論研究方面的水平實在有限,則是另外的原因。按理說,理論家不關心當代美術創作是說不過去的,尤其是近年來培養了大批的學習或研究美術史論的博士、碩士等等,史論家隊伍是空前壯大。有了強大的隊伍,卻出現了研究上的不足,這一方面說明了理論研究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近年來美術評論方面的問題。美術評論的市場化和社會化,使得評論工作成為服務于美術家個體的一種工具,而對于全局性的、針對性的關于當代美術的創作的研究,則顯現出了新中國以來的荒蕪期。這種建立在社會原因基礎上的美術創作研究方面的缺失,與非常忙碌的美術理論家們,形成了需要反思的對照。新中國建立初期受制于美術政策,關于美術創作傾向性問題的批評往往帶有指導性,所以,具有不同尋常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影響?,F在失去了這一功能,批評的個人化就影響到對于整個當代美術創作的研究和評論。

    回到“創作論壇”上來說,這次在組織工作中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評審制度,包括評選標準、評審辦法、評審程序、評委守則,就連在評選現場不能接聽電話都有明確的要求。在評選委員會之外,還建立了監審委員會,“陽光”評審機制保證了公平、公正,是值得稱道的,也是值得許多權力機構效仿的。多年來,關于各類評選工作的公正性的問題,不斷受到質疑。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一套制度,或者是因為私利有意回避制度。最為荒唐的是,有些執掌權力的人居然說出不知道回避的話,自己選自己,自己評自己,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成了業內的笑話。過去一些人經常拿美協來說事,可是,現在美協的評審制度建立起來了,而且嚴格執行,那么,能否影響到其他權力機構。俗話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和法度,專業倫理與專業制度,是權力機構建立公信的基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