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出土的大食旅行者陶俑
考古發現及有關文獻的記載表明,早在漢唐時代,波斯商人即涉足巴蜀、云南等中國的西南地區。
在日前召開的“邊疆民族考古與民族考古學論壇”上,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姚崇新發表的研究成果稱,結合西南地區古代域外交通的情況,可以較為肯定地說,最晚自西漢中期開始,波斯商人或即涉足云南;而最晚自蕭梁時期起,巴蜀地區已見波斯人的蹤跡,唐五代時期,巴蜀地區的波斯人甚為活躍。
姚崇新認為,通過對云南晉寧石寨山滇墓出土文物以及永昌郡物產的分析,早在漢代,云南與波斯之間就存在著物質文化交流,即波斯商人可能早在漢代就已通過滇緬道進入云南地區。
他還說,通過有限的文獻考證可看出,流寓巴蜀地區的波斯人就具體來源來說,魏晉南北朝以河南道為主,唐代以內地為主;就秉承的文化傳統而言,他們受儒家漢文化的濡染已經很深,但某些家族仍然保留著部分波斯傳統。(記者李驚亞 齊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