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手工藝在北京文博會引發投資者關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27]
(記者 劉舒凌)西藏自治區二十六日在北京舉辦文化產業推介會。氆氌、邦典等精致而鮮艷的雅礱民族傳統手工藝品制作、藏族歌舞商業演出等項目引起香港、北京等地投資者興趣。
據介紹,當天簽約合作金額達人民幣七億三千萬元。
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正在此間舉行,西藏自治區推出吞米嶺•藏藝文博園等包含商業演出、文化旅游、圖書出版不同門類的十個項目。
西藏山南地區貢嘎縣杰德秀圍裙廠的紡織工藝是其中極具特色的一項。過去六百年,杰德秀鎮生產的氆氌,是供給舊噶廈政府、拉薩三大寺與歷代達賴喇嘛、班禪喇嘛的上等供品。
當天,杰德秀圍裙廠這家民間企業與北京廠商簽約合作,將把氆氌、邦典等傳統工藝繽紛的色彩傳遞給更多消費者。其負責人說,歡迎內地商貿企業進一步和我們商談。
清華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表示,文化的價值在于多樣性,西藏文化表現出強烈的原創性、差異性與不可替代性,如果很好地結合科技、資本、服務,一定能取得成功。
他認為,文化產業成功的標準是帶動百姓生活、文明的提高,文化可以成為西藏產業體系的重要環節。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廳長尼瑪次仁說,文化產業已經是西藏地區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僅藏藥一項,其銷售收入在二00七年達到四億五千萬元人民幣。
尼瑪次仁介紹,西藏現有文化娛樂場所二千五百九十六家,從業人員一萬八千三百五十人,各類文化旅行社、畫廊、休閑林卡等三千余家。(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