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民辦博物館為何陷入困局?自救,還是求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21
    編者按: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民辦博物館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今年8月,在各級文物部門登記注冊的民辦博物館為386個,占全國博物館總數的13.3%,成為我國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總體而言,民辦博物館仍處于自主生存、艱難前行、自我完善的狀態。


      國家文物局日前在京召開了全國民辦博物館工作座談會,而此前,中國國際文物保護博覽會民營博物館發展論壇在陜西舉行。在這兩個座談會上,來自全國多家民營博物館的經營者、專家以及相關部委、地方文物行政部門代表各抒己見,暢談民營博物館發展中的酸甜苦辣。

      令人欣喜的是,全國民辦博物館工作座談會傳來消息,《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即將出臺,《意見》從制度、政策、機制上提出了促進民辦博物館持續、健康發展的具體辦法,必將對民辦博物館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國內民間收藏熱持續升溫,民間藏家收藏日豐,各種類型的民間博物館隨之萌生。隨著國家有關民營博物館的政策放開,民營博物館事業得以迅速發展。

      由于民營博物館組建形式的靈活性和吸收資本的方便性,國內民營博物館建設近年呈現出雨后春筍般的態勢。

      2000年,陜西出現農民集資的秦公一號大墓博物館,2005年,在四川大邑縣安仁鎮甚至還出現了民營的建川博物館聚落。2008年12月,在陜西西安出現了全國首家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收藏、研究、展示為主的大型民辦博物館——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博物院是院長王勇超在20多年個人收藏的基礎上建起來的,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項目,搶救保護并征集了許多歷代石雕、磚雕、木雕及生產、生活遺物和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地方戲曲、民間故事、工藝作坊、禮俗鄉規等共3.36萬余件(套)。

      西安經文牛文化陶瓷博物館是一家以專門收集、展示與牛文化有關的民營專題博物館,館長任經文創立這個博物館的初衷也是出于興趣愛好,想將自己的收藏呈現給世人。其博物館中的1000余件有關牛的藏品幾乎涵蓋了在西安建都的13代王朝。任經文說,雖然國家規定了地上和地下文物歸國家所有,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和社會原因造成一些文物流散于民間,因而完全依靠國家的力量來建博物館保護文物是不夠的。民間博物館收藏方式靈活,為國家收集和保護了一大批散落民間的文物,成為國有博物館等相關機構的有益補充,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

      很多民營博物館在經歷了開業時的人聲鼎沸后,大多要面對如何維持生計的問題;一些民營博物館開設不久就面臨出局。

      任經文對記者說,西安經文牛文化陶瓷博物館今年9月開張后,這一個多月的前來參觀的觀眾并不多,只是在此期間有32個國外代表團來參觀帶給他一些安慰。任經文說,我們至少搭建了一個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陜西的平臺。

      盡管一些社會學者認為,民營博物館的興起被許多人看好,不僅僅因為可以“使我國博物館的門類更加齊全,和國家大型博物館組成一個完整的博物館體系”,還因為它的靈活機制給博物館事業帶來一些新氣象,但與廣泛占有公共資源的公立博物館不同,建展館、收展品、辦活動,民營博物館的運轉完全要靠自身。盡管民營博物館正在成為展示民間收藏的主力軍,其經營卻是舉步維艱。

      西安大唐西市遺址博物館也是一個由民營資本投資的博物館,主要是對盛唐文化進行展示。西安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中航感慨地說,目前民營博物館都面臨如何持續發展的問題,大唐西市遺址博物館建成后主要經費來源有四個方面:建成后會收取一定的門票費用;通過舉辦一些民間展覽收取一定的費用;與一些民間博物館合作,尋求政府資助,申請遺址保護資金,爭取民營企業家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設立大唐西市遺址基金會,以傳承保護唐代文化資源。李中航說,其實大家都很清楚,民營博物館靠收取門票和舉辦民間展覽,對其發展來說是杯水車薪。

      陜西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工作人員說,該院從去年12月試營業到現在,游客主要以旅行團和機關社會團體考察人員為主,每周在 3500人至5000人,目前是以門票為主要收入來源,收入遠遠不敷員工工資、研究陳列費用、建筑修復等支出。該院工作人員說,估計在后續工程建設完成后,情況會有所改觀。

      目前,國有博物館已開始逐步免費開放,以履行社會公益責任,而民營博物館為了生存不得不在門票上做文章。在一些專家眼里,民營博物館的現狀堪憂:場館面積小、安全系數低、運行經費高。資金短缺是當前民營博物館面臨的突出問題,一些民營博物館開設不久就已經出局。

      自救,還是求救?

      只要政府出臺政策給予保駕護航,民營博物館就能在市場中順利航行?

      在中國國際文物保護博覽會民營博物館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民間博物館協會會長呂建中認為,國內民營博物館發展有許多政策瓶頸,雖然國家陸續出臺了一些鼓勵性的政策,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缺乏具體措施,也沒有可借鑒的案例。

      然而只要政府出臺政策給予保駕護航,民營博物館就能在市場中順利航行嗎?李中航認為,民營博物館要依托政府,但不能依賴政府,要自我創新,尋找出路引導民間博物館進入良性發展。任經文則認為,民營博物館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專題、主題,展品陳列要有特色,要有精品、專區,以區別于國有博物館。陜西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的工作人員王女士透露,在后期運營中,他們計劃進行旅游紀念品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以及民俗文化體驗等多種經營,例如舉辦民俗婚禮和宴席等來增加收入。

      針對目前我國民營博物館的特點,全國古玩商會會長宋建文分析說,民營博物館的展品內容雖然豐富,但檔次不一、形式雷同,專、精類文物少。宋建文指出,民營博物館建設或出于旅游、或出于文物交流等,呈現多樣化,因而,民間博物館發展要區別對待。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不可能生搬硬套國外的經驗,現有體制下政府不可能包養民間博物館,因而,由國家制定符合民間博物館發展的政策,使民間博物館能從事相關文化產業開發獲取資金,減免一定稅收,采用靈活政策允許大眾民間博物館可以與國有博物館共存、共繁榮,是眼下比較適宜的選擇。

      民營博物館的經營者有很大一部分并沒有把博物館真正作為一種產業來運作,許多民營博物館的發展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有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我國民營博物館的經營者有很大一部分并沒有把博物館真正作為一種產業來運作,在藏品搜集上也存在著片面追求珍品甚至是國寶級藝術品的誤區,而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市場空間。許多民營博物館的發展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也有專家提出,一些民營博物館的運營者在創建之初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甚至有些人一開始就將博物館發展寄托在政府的包扶上,認為只要創辦一個好的、有影響的博物館,即使最終無法持續經營下去,出于文物保護的公益性質,國家也不會不管他們。

      針對經營者的這種想法,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館處郭處長明確表示,這樣的想法不太切合實際。他說,就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國家還沒有實力包攬、承擔這些費用。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的趙教授也認為這種想法是一種消極的心態,會使民間博物館經營者一開始就不具備合格競爭者的心態,容易讓民營博物館事業走入死胡同。

      郭處長說,目前西安市民營博物館發展勢頭較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民營博物館政策法規還有很多空白,政策保障方面也很欠缺,如民營博物館員工職稱評定、事業經費的保障等方面的問題都亟待解決,許多民營博物館存在技術保障不到位、人才缺乏、陳列布展經驗不足等問題,所以,雖然民營企業家辦博物館的熱情高漲,但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導。毫無疑問,民營博物館要真正成為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補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報記者 黃曉峰 實習記者 胡愛群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