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追討屬世界難題 追索流失文物探索之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18]
世界上的幾個文物大國,都有著文物流失的困擾,這種流失或是歷史原因造成,也或是盜竊、走私等因素造成,因此像中國、埃及、希臘這樣的歷史文明古國,追索回流失在外的文物便成了一項重要任務。
近日,乾隆玉璽“八徴耄念之寶”在倫敦蘇富比以折合人民幣4000萬元左右的價格拍出,國人在贊嘆中國文物之珍貴的同時又不禁“眼饞”起來。一時間,關于中國文物追討的問題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但這一次,中國似乎能夠從埃及人那里找到一些辦法……
埃及人的辦法
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于當地時間11月4日14時舉行了一場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拍賣會共推出261件珍品,其中乾隆玉璽“八徴耄念之寶”是其中最珍貴的一件拍品,起拍價達60萬英鎊。而這件為慶祝乾隆80壽辰而制作的珍貴玉璽最終以折合人民幣大約4000萬元的價格成交。
在得知倫敦蘇富比拍賣行要拍賣這枚玉璽后,立刻引起了國內民眾的議論。不少人認為,倫敦蘇富比的拍賣行為是對中國的再度挑戰,有關方面應該出面要回這些文物;甚至還有人呼吁,要按照對上次法國佳士得拍賣圓明園獸首銅像的行為,群起抗議。
眾所周知,我國文物流失海外是一部傷心史。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李曉東就曾嘆息:“中國文物在歷史上遭受過幾次大的劫難,1840年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文物流失的序幕。據粗略統計,在47個國家200多個博物館里,有著不下百萬件中國文物珍寶?!?
以今年初獸首拍賣事件應對為例,中國在如何追討文物的方法上應該有所變通,而埃及人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埃及由于殖民掠奪、戰亂、盜墓及走私等原因,也有大量文物流失到海外。近年來,埃及加大力度追回流失文物,取得了顯著成果,而此次埃及成功從法國盧浮宮追回了29年前被偷運出國的5件珍貴歷史文物便是最典型的案例。
2009年10月,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哈瓦斯強硬表示,如果盧浮宮不歸還埃及流失海外的5件古壁畫文物,埃及將中止與法國盧浮宮的一切合作關系。盧浮宮考古小組在開羅南部吉薩省薩卡拉地區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將不再被允許,同時埃及將不再參加盧浮宮博物館組織的任何研討會和報告會等,直到該博物館歸還5件流失的埃及古壁畫。
此言一出,傲慢的法國人立刻軟了下來,法國文化部長密特朗在3天后便宣布同意將盧浮宮博物館館藏的5件法老時期文物歸還埃及,并表示將盡快與埃及有關方面聯系,以確定歸還這些文物的具體辦法和日期。
雖然法國方面已經表示愿意歸還文物,但哈瓦斯顯然對曾身陷同性戀丑聞的法國文化部長密特朗“不太放心”,在獲悉法國的這一決定后對此表示歡迎;同時,他還是強調,埃及與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之間的合作只有在埃及實際收到這5件失竊的古壁畫后才會恢復,埃及政府對文物追索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據悉,這5件文物皆為壁畫殘件,是上世紀80年代被盜墓者從埃及古城盧克索附近一處有3200年歷史的古墓中盜走。這5件古壁畫原存于埃及南方盧克索著名國王谷中的一座第18王朝時期的古墓內,墓主是當時的一位達官貴族,壁畫每件寬約15公分,高30公分。據盧浮宮博物館館長稱,該館是在2000年至2003年之間出于“良好的意愿”獲得這些壁畫的。但哈瓦斯稱,盧浮宮明知這些壁畫是被盜竊的,但仍堅持購買,就意味著鼓勵破壞和偷盜埃及文物古跡。
埃及在此次文物追討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強硬態度令人印象深刻,畢竟向來以傲慢著稱的法國不太吃這一套,但埃及的文物管理部門似乎已經吃透了法國人的脾氣。正如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國際合作事務負責人吉漢·扎基女士所說:“現存盧浮宮的這些埃及文物古跡是埃及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具有極為重要的科研意義,因此必須歸還埃及?!?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