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國博探寶 精美青銅鉞或是姜太公后裔隨葬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14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著一件商末周初的青銅鉞。這件銅鉞體形巨大,厚重精美。器形為扁方形,方內的肩部有兩方形穿,微弧形刃,刃部寬大。器身兩面透雕張口怒目的人面形,眉、目、鼻、耳均突起,粗眉呈繩索狀,雙目圓睜,鼻下有小雙孔,口微下凹,齜牙咧嘴,牙齒外露,雙耳巨大。整體面目猙獰恐怖,極具威嚴之勢,令人生畏,彰顯遠古藝術的獰厲之美。

    鉞是古代的兵器,也是政治、軍事權力的象征。在考古發現中,通長在30厘米以上的大型鉞,均出土于較大型的墓葬中,而墓主皆為高級貴族,國家博物館所藏的這件銅鉞也不例外。

    這件青銅鉞于1965年在山東省青州市(時為益都縣)蘇埠屯一號墓出土。負責墓葬發掘的是山東省博物館研究員王恩田,當時他剛剛大學畢業,被派到蘇埠屯進行考察。當他來到現場,一看墓土有三四十米長,被嚇了一跳,因為這絕對是一個罕見的大墓。

    經過發掘,這是一座有四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墓室為長方形,深8.25米,墓口長15米,寬10.7米。墓葬早年被盜,僅存部分銅器殘件及青銅兵器、玉器、陶器等。此墓與殷墟商王大墓相比雖規模稍遜,但形制基本相同,人殉和人牲數量也較多,尤其是商代所有墓葬中,除商王墓有四個墓道外,就只有蘇埠屯一號墓有此殊榮,因此墓主應當是僅次于商王的方伯一類的人物。

    在蘇埠屯一號墓中共發現兩件銅鉞,除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這件外,還有一件略小,但有銘文“亞醜”二字,目前珍藏于山東省博物館。

    以“亞醜”為銘的銅器早在宋代就有記載,而自1931年起,蘇埠屯陸續發現多件“亞醜”銘文銅器后,學者才確定“亞醜”為族徽標記,蘇埠屯應當是“亞醜”國族的墓地。

    蘇埠屯墓葬的形制、器物組合及器形特征均與典型商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說明“亞醜”國族與商王朝有著密切的聯系,有學者認為是當時今青州市境內最為強大的方國,是商的重要同盟,也有學者認為是屬于商代被征伐的“東夷”族屬,更有學者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商末周初此地為薄姑氏所居,因此銅鉞等青銅器或為薄姑氏遺存。

    此外,也有少數學者認為蘇埠屯出土器物雖以“商式”器為主,但也有部分“周式”器,因而認為蘇埠屯墓地的年代是商王朝滅亡之后,或者 “從商代到周代的過渡期”,而銘文“亞醜”或可釋讀為“亞妻(齊)”,因而推測蘇埠屯遺址可能是史載齊國第一代國君太公望(師尚父,俗稱姜太公)初建國時的重要都邑——營丘,蘇埠屯大墓或為齊侯墓地。(國家博物館 劉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