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文化部負責人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記者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13
    由中國東方歌舞團轉企改制組建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文化報社轉企改制組建的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演出管理中心轉企改制共同組建的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11月12日在京同時成立。成立大會前夕,文化部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答問全文如下。

    加速打造文化產業“國家隊”

    ——文化部負責人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記者問

      由中國東方歌舞團轉企改制組建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文化報社轉企改制組建的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演出管理中心轉企改制共同組建的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11月12日在京同時成立。成立大會前夕,記者專訪了文化部負責人。

    轉企改制緣何“大提速”

      記者:從2003年到2008年,文化部只組建了一家集團公司,即由中國對外演出中心和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兩家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組建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而今年一次性就推動四家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組建了三家集團公司。改革步伐大幅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文化部負責人: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化系統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牢固樹立了新的文化發展理念,解決了長期困擾人們的文化發展與市場的關系問題,為推動轉企改制工作掃清了思想上的障礙。

      其次,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為改革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例如,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作為中央確定的首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之一,自組建以來,走出了一條市場化、企業化、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實現了從文化中介商到文化集成商的轉變。2008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0座城市,舉辦了74項、5600場次演出和展覽,其中商業項目超過60%。這些發展成績,為改革贏得了聲譽。

      第三,以國辦發【2008】114號文件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的出臺,為轉企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較好地解除了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后顧之憂,使大家可以放心、樂意地投身改革。

      第四,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逆勢上揚,尤其是文化娛樂、動漫游戲、文藝演出等領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為推動轉企改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三個“同步”和三項“第一”

      記者:這次轉企改制工作從去年底開始醞釀,到今年5月轉企改制方案得到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再到11月份3家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冊,用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期間遇到了哪些困難和問題?

      文化部負責人:一年來,我們的時間主要用在調研、實際操作和協調上。在調研上,我們組織專門力量,從去年12月起,歷時近5個月,對30多家部直屬單位進行了全面摸底,準確掌握了各單位改革發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確定試點單位、開展轉企改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操作上,我們一絲不茍地開展了清產核資、資產評估、企業制度建設等工作,花了不少時間,但工作做得很扎實。在協調上,我們積極爭取兄弟部委的支持,共同解決了文化領域中央級國有獨資公司出資人確定、工商注冊程序等重大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投入了大量精力。

      記者:與以往相比,文化部這次轉企改制工作的突出特點是什么,有哪些創新舉措?

      文化部負責人:文化部這次轉企改制工作的突出特點和創新之處,概括起來就是在過程上實現了三個“同步”,在成果上實現了三項“第一”。

      所謂三個“同步”:一是同步推進多種類型的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組建國有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二是同步推進“事轉企”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三是同步推進轉企改制和資源整合,一舉打造三家集團有限公司。

      所謂三項“第一”,一是實現了中直院團整體轉制零的突破;二是創造了部委主管報社整體轉企改制第一例;三是組建了第一家中央動漫企業。

    打造“國家隊”源于產業需求

      記者:在同步推進四家直屬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過程中,如何把握三家集團有限公司的共性和個性?

      文化部負責人:共性方面,三家公司都屬文化企業,在經營宗旨上,都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三家公司都姓“企”,都是由過去的事業單位直接轉制為國有獨資公司,因此都要遵循《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三家公司的轉企改制在同行業中都具有開創意義和引領作用,都肩負著打造文化產業“國家隊”的重任。

      說到個性,三家集團公司的發展基礎和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不同,需要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原則,設計不同的發展目標。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要在現有基礎上,做大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從《中國文化報》轉制而來,應該利用轉制契機,做強主業,穩步發展。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從無到有,要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記者:您多次提到要打造文化產業“國家隊”,該如何定義“國家隊”這一概念?組建文化領域“國家隊”有什么樣的意義?

      文化部負責人:作為文化產業“國家隊”,至少應該具備三個條件:資本結構上,由國家出資或者國有資本占主導;規模和實力上,能夠代表行業高水準;業內地位上,能夠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皣谊牎辈幌碛惺袌鎏貦?,不是“御林軍”。與地方的或民營的文化企業一樣,它們也是市場主體,也要在市場中公開、公平、公正地去競爭。而且,今天是“國家隊”,不等于永遠是“國家隊”。文化產業是一個高成長性的領域,任何企業不思進取都有可能被超越。

      打造文化領域的“國家隊”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這些企業對內引領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對其他企業具有示范作用,對外則代表著中國形象、中國實力、中國氣派。其次,文化產品不僅有商品屬性,還有意識形態屬性。要確保國家文化安全,主流的、骨干的、關鍵的文化企業就必須掌握在國家手里。第三,組建“國家隊”也是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中華文化要“走出去”,少不了國際間的商業談判。這種談判不能由政府去談,應當由有實力的、高水準的企業去談。

      記者:文化產業“國家隊”的組建,會不會對地方文化企業和民營文化企業造成擠壓?

      文化部負責人:文化產業跟那些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的產業不一樣,它的空間很大、領域很寬,不是“有你就沒我,有我就沒你”,大家可以在不同的層面求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隊”不會威脅、排斥地方的、民營的文化企業。國有企業要發展,民營企業也要發展。它們之間不會發生抵觸和矛盾沖突,而會形成一種互補共贏的良好產業格局。

    三家文化央企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記者: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演出管理中心之前并不從事動漫業務,卻共同轉企改制組建了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文化部負責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客觀有需求、自身有條件、政府有扶持。

      首先,我國雖然有上萬家動漫企業,但總的來說小、散、弱、差,優秀的作品不多,原創能力和營銷能力偏弱。組建大型的、有雄厚實力的動漫企業,是動漫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需求,是產業環境和市場規律決定的。而且,動漫游戲還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所以必須培育我們自己的動漫骨干企業,打造我國的“夢工廠”或“迪斯尼”。

      其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和中國演出管理中心多年來一直從事文化領域的經營工作,熟悉我國的文化產業環境,還儲備了大量人才、社會資源以及硬件條件,為動漫集團公司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第三,文化部是動漫產業的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依法依規為這個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指導和支持。目前,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有了一些“大動作”,中國動漫游戲城、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區都已經開工建設。

      記者:作為第一家整體轉企改制的部委主管報社,中國文化報社轉制為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后,發展前景如何,將對傳媒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文化部負責人:中國文化報社轉企改制,可以說是文化傳媒業具有試點意義和示范價值的一項重大改革,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及其他有關部門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

      品牌、人才和資源,是中國文化報社的三大優勢?!吨袊幕瘓蟆肥恰皣弊诸^的報紙,本身就是“金字招牌”。報社現有一報三刊和一個印刷廠、兩個網站,采編人員平均年齡30歲左右,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占相當比重,副高以上職稱的采編人員占40.6%。經過多年發展,報社已經在全國文化系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三大優勢為報社轉制后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將努力構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傳媒企業集團。發展到一定階段,還將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股份制改造,進軍資本市場,為我國文化傳媒產業發展趟出新路。

      記者: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旗下的中國對外演出公司也是國家級演出公司,而且已經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這次轉企改制又組建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  

      文化部負責人:這兩個集團公司,不構成重復建設。就產業布局而言,我國有著豐厚的演藝文化資源和廣闊的市場,兩家國家級演藝企業同時存在并不算多。在西方,數個旗鼓相當的大型演藝娛樂集團企業同屬一個國家的現象也很常見。就市場規律而言,任何一個領域,一家獨大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希望“中演”和“東演”作為這個行業的領頭羊,在未來發展中承擔起更多的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通過符合市場規律的競爭,不斷提升整個行業的水平,從而使廣大人民群眾得到更大的實惠。就各自優勢而言,“中演”和“東演”類似飲料業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具有不同的傳統和特點,可以通過不同的文化和個性建構,形成不同的市場目標群,共同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做出貢獻。

    在實踐中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

      記者:這次轉企改制工作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但從整體上看可謂運作平穩、成果豐碩,在推動改革的過程中您都有哪些體會?

      文化部負責人:體會很多,簡要說有這么幾點。首先,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推進轉企改制工作,必須按照“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宣傳部門協調指導、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落實、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要求,形成強大合力。三家集團公司的組建,凝聚著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同志們的心血。

      其次,深化改革必須充分尊重職工群眾的改革主體地位,使改革得到最大多數人的支持。一年來,我們多次召開轉制單位干部職工懇談會,面對面聽取一線職工的建言,確保各項決策充分反映群眾訴求,代表群眾普遍意愿。由于充分注重人文關懷和柔性操作,我們在改革過程中做到了人心一天不亂,工作一天不斷。

      第三,深化改革必須打造專業的改革人才隊伍。我們在推進轉企改制的實踐中,形成了一支熟悉改革業務、敢于創新、勤奮敬業的工作團隊,為各項工作全面有序的開展提供了人才保證。

      記者:三家集團公司的組建,為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創造了哪些可資借鑒的經驗?

      文化部負責人: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總結經驗與探索創新相結合。我們在總結、借鑒、吸收2003年以來文化單位“事轉企”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實現了“三個同步”的創新,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得到職工群眾的全力支持。通過實踐,我們進一步深切的體會到,改革是一個接力創新、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必須在總結經驗中不斷有新的創造,在學習既有典型中不斷有新的提升。

      二是深化改革與加快發展相結合。改革的過程也是尋找發展新路徑的過程。轉制伊始,我們就及時制定了三家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使改革的前景清晰可見,顯著增強了改革決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通過實踐,我們進一步深切的體會到,改革是推動發展的有力杠桿,發展是衡量改革的根本標尺,必須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帶改革。

      三是借鑒國際經驗與立足中國國情相結合。我們認真研究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的狀況,得出了要充分學習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的市場化、企業化、產業化經驗,但不能盲目效仿的結論,堅定了打造文化產業“國家隊”的決心。通過實踐,我們進一步深切體會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必須具備世界眼光,但學習外國經驗一定要結合本國國情,絕不能盲目崇外。

      四是把握共性與發展個性相結合。在改革工作中,我們堅持總覽全局,兼顧各方。凡是重大決策的出臺,都采取審慎求證的態度,認真聽取不同利益主體的意見,確保了有關方案既體現政策要求,又充分照顧各方正當訴求。通過實踐,我們進一步深切的體會到,文化體制改革任務重、頭緒多、戰線長,必須充分注意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改革方法的針對性。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