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瑞典漢學家:中西文化差異沒那么大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09
    中西文化“異質論”一直存在,但無論是主張西化,還是主張回歸傳統的中國人,常常把中國跟歐洲文化的區別說得太過。實際上,每種文化都有它的獨特性,但是獨特性還是以普遍性為基礎的

      在我們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國際交流、跨文化對話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怎么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不但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是一個有實際意義的問題。

      自從中國和歐洲開始有接觸,至少從16世紀末以來,雙方都存在著中西文化的“異質論”。很多歐洲人認為,歐洲文化和中國文化根本不一樣。同樣的,很多中國人也把歐洲文化描述為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中國的五四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本國的文化傳統。那個時候,歐洲一些有影響的思想家也認為,中國的文化傳統對現代化構成障礙,應該拋棄。

      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反思成為很時髦的概念。上世紀80年代,很多中國人開始反思中西文化的“異質論”。有人主張西化;也有人主張回歸傳統,一方面,他們認為傳統文化中有很多西方缺乏的寶貴東西,另一方面,他們覺得中國人應該認同自己的傳統,否則就會出現認同危機。

      我在這里描述的是兩種趨勢,這兩種趨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常常把中國跟歐洲文化的區別說得太過,把表象上的差異描述為本質上的差異。比如,主張西化的人認為,“超越”是現代文化必不可少、也是傳統中國沒有的東西;主張回歸傳統的人則強調,“天人合一”的概念非常重要,這是中國一直都有但是歐洲沒有的概念。

      這兩種論點對嗎?站得住腳嗎?我認為,可能站不住腳。說中國沒有“超越”或者說中國的“超越”跟西方的“超越”有所不同,大概是對的,但這就是本質上的區別嗎?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并非完全不同,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不能說西方沒有。中國文化本身也有很多內在的區別,西方文化也一樣。兩種文化各自內在的差異,大概還要大于它們之間的差異。其實,我們也應該對區別感興趣,這將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思。與其說中西文化有本質上的區別,不如說這是本質的變奏。

      今天的中國,很多人為自己的文化傳統感到驕傲,很多人強調中國文化的獨特性。這當然沒有什么不好,屈辱感被驕傲感所代替,應該是一件好事。不過我聽到“獨特性”這個詞時,還是有一點擔心,因為我覺得這個詞好像把中西文化描述為本質上完全不同的文化。我們都是人,歸根結底,我們具有同樣的需求、同樣的喜怒哀樂,每個人都有他的獨特性,每種文化也都有它的獨特性。但是我相信獨特性還是以普遍性為基礎的,甚至可以說,獨特性是普遍性的具體體現。

      羅多弼 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和考古學院院士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