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贊同王蒙的“最好”觀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1-07
    對于王蒙“中國文學處在它最好的時候”的觀點,我持贊同觀點。說中國文學處于最好的時代,是從中國內、外環境兩個方面講,即作家沒有壓力、大眾比較寬容、政府也很寬容。

      首先,從外部環境看,現在是大眾傳媒、大眾文化時代,和過去文化知識掌握在小眾手里的時代不同。文學發展的繁榮,每個人不僅成為文學的愛好者,而且是文學的寫作者,尤其是網絡文學的出現更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好的平臺。

      針對只見群星燦爛不見月亮,經典太少的現狀,我認為,經典是在大眾的檢驗之下形成的,沒有大眾的檢驗就沒有經典可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經典,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在流行的博客、短信、流行歌曲等,都有可能成為這個時代的經典,這正如唐宋時期的詩詞,在當時是流行文學現在卻成為經典一樣。所以不能因為現在看起來不是經典,就否定它。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崔健的《一無所有》就成為今天的經典。

      同時,現在還是一個寬容的時代,不會出現動不動就封殺、批判的現象。如衛慧、棉棉如果在前二十年、前十年就會受到封殺,而現在則允許討論;如郭敬明、韓寒、低齡化寫作、小女人寫作等現象雖然存在爭議,但仍然在發展,有人喜歡,并沒有人去禁止?,F在不再是從一個標準來衡量作家、作品的時代了。

      而正是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下,作家們雖然極大地追求經濟利益,但是每一個作家還是希望自己得到大眾的認可,有人喜歡,這就決定作家會有意地改進寫作,注重創作質量。

      說文學處在它最好的時代并不是說現在的作品是最好的。其實現在文學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如作家的修養問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家,有生活經歷和經驗,但是知識性比較欠缺,敘述方法不夠;而年輕的作家大多對西方文學傳統吸收比較多,但對古代傳統繼承較少,他們從敘事手法上和敘述方式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還不夠全面。所以我們的文學從整體上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才能夠在現實中沉淀下來,不再以追求市場利益為目的,而是以創作優秀作品為目標,對生活、知識等進行多方面的積累。

      要建立良好的文學生態。從目前看,有兩個方面急需改進,一是現在的批評比較少,要么批評家粗暴地對待作家,要么作家拒絕批評家的批評,兩者還沒有形成互動和對話;一是文體的發展越來越偏向于圖像,創作雷同現象嚴重,雖然視覺效果可以給人沖擊,但是卻很難讓人沉靜下來,更缺少一種創作的主體思考。

      所以,中國作家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來老老實實地寫作,不要把諾貝爾文學獎作為唯一的目標,中國有自己的讀者、環境,只要自己的作品受到中國讀者的喜愛,何愁得不到諾貝爾獎呢?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