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家住廈門文園路的白先生收拾家里的廢紙時,無意間發現了洪憲元年正月的民間地契和房契各一張,可把他樂壞了。白先生說,他手里的這兩張地契和房契,從一定程度上見證了當時的土地制度和生活水平,如果碰到行家,賣個一兩萬也差不多呢。
據專家介紹,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稱帝,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因為這個皇帝在位時間實在太短,帶“洪憲”標記的東西非常少,目前散落在民間的“洪憲”制品數量就更少了,自然也就身價不菲。
以外圓內方的中國方孔澆鑄錢幣為例,“孔方兄”在中國作為法定貨幣的終結,就是出現在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之后。袁世凱稱帝后,由其控制的政府鑄造發行了一批帶有“中華帝國”或“洪憲”年號的錢幣,只有數十天歷史的“洪憲錢”僅鑄造了一批樣錢,尚未正式流通,就成了被唾棄的廢品,并成為中國貨幣史上最后一批方孔澆鑄錢幣,因此其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此外,袁世凱還仿效清朝制度設御窯,派郭世五到景德鎮監制“洪憲瓷”。在民國瓷器中,洪憲瓷基本繼承了明清官窯瓷器傳統,實際上相當于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批官窯瓷器,目前在收藏市場上同樣身價不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