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現今大象屬高度瀕危動物,受世界各地人士保護;故象牙及其制品嚴禁買賣或作商業用途。早于一九九七年前,國際公約通過不得出售象牙制品,以免人們為了取得象牙,像以往那樣濫殺大象。
本港法例也訂明,售賣或作任何形式拍賣象牙制品均屬違法;只準許市民擁有舊象牙制品。珍藏了一些明代、清代象牙雕刻品、飾物及鼻煙壺等的嗜古者,益覺自己已有的這些藏品珍貴,日常也只止于欣賞與把玩。
像附圖的象牙扇套,乃晚清時用亞洲象牙作材料,上雕山水,并有題字,仿如字畫,工藝細致。亞洲象牙質較柔滑,色澤稍白,然而光澤較弱;因其牙質硬度比非洲品種大象低,好處乃易于著刀,以及受氣溫變化的影響較小,容易保存;缺點是易于變黃。
其實,遠自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距今約七千年)遺址中,已有考古學家發現象牙小雕件,刻幾何形圖案和動物紋。唐代的染色象牙工藝,與宋代的象牙同心球雕藝,皆冠絕一時。至清代,南、北兩派的象牙雕刻更各有千秋,淺浮雕、深層浮雕與透雕千變萬化,尤以上海派的刀法細膩,象牙小片上當雕詩詞和山水景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