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藏報衍生新行業 生日報開始流行 老收藏念新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0-12



    記者登錄淘寶網尋找線索,無意中發現在淘寶網收藏頻道里面有一個“生日報”專區,而且其中的發帖量竟然達到了100多頁,按照每頁40條銷售信息計算,銷售生日報的帖子就有4000多條。

    銷售區域遍及全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山東、廣東、黑龍江、河北等地區,不知不覺中生日報已經成為了一個由報紙收藏衍生的新興行業。

    創意源自何振梁生日禮

    幾經周折,記者在天通苑見到了我國最早從事生日報行業的人士之一李寶慶。一見到記者,他就拿出了一份如今市價1萬元的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報》。據悉,專家估計這份報紙全國的收藏量應該不超過幾十份,屬于頂尖級的報紙收藏了。另外,他還向記者展示了1949年10月2日報道開國大典以及1959年10月1日國慶十周年的《人民日報》,這些都是報紙收藏愛好者眼中的精品。那么,一個國企員工的李寶慶是怎樣走上了收藏報紙繼而轉行生日報領域的呢?

    今年32歲的他2001年從中國石油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國企工作。幾年前,李寶慶家附近的一家圖書館搬遷,打折處理一些舊書報,他花300元淘得3本1975年到1980年間的人民日報?!耙郧皥蠹埖男侣労蛷V告都很有意思?!笔占蠄蠹堉饾u成為他的愛好。據李寶慶介紹,當初他的名為“中國生日報”的網店開業非常偶然。2001年,他偶然看到新聞說,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收到一份1929年的英國《泰晤士報》原版報紙作為生日禮物。報上報道了他出生當天在英國及世界各地所發生的大事,讓何振梁既意外又驚喜。隨后,原本就從事報紙收藏的李寶慶意識到這是一個商機,這類有收藏意義的禮品市場潛力巨大,想著正好自己手中也有不少老報紙。從2003年開始,他先后在易趣、淘寶開始了生日報的拓荒之路。

    “生日報就是生日人出生當天發行的原版老報紙,上面記載著當天發生的國內外大事以及當天的天氣等大量信息?!庇捎谏請蠛蜕杖耸峭晖峦照Q生,這種巧合非常難得,所以對于生日報的要求也非常高,本來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報紙都非常難找了,更何況五六十年代,甚至民國的報紙,所以生日報的賣家需要掌握大量的報紙資源,這些報紙又是從哪里來呢?

    曾被當作是收廢品的

    記者在天通苑見到李寶慶那天是10月6日,他正指揮著一輛物流公司的貨車在卸貨。他告訴記者,這是一批剛剛從廣州運來的老報紙,足足有兩噸,光是運費就有2000多塊錢,賣家是廣州的一所學校的圖書館,這次運來的老報紙基本上是各地的省報。因為現在他們做出了名氣,很多老報紙的賣家都會主動找上門來,而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最初聯系那些圖書館時的情景,首先要費盡周折才找到負責人。然而當對方聽說他要收報紙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你們是收廢品的吧,我們不賣?!敝挥猩贁档娜藭浵滤麄兊碾娫?,承諾有需要時會與他們聯系。像這樣的電話,李寶慶起碼打過上千個?,F在包括大大小小的圖書館、檔案館、閱覽室、機關、廠礦、學校都成為了李寶慶的合作伙伴。

    李寶慶最大的一次收購是在2005年,他接到通州一個單位的電話,說有老報紙要處理。當他和朋友趕到時才發現,這批老報紙有五六噸之多,三個人用了整整一天多的時間,在堆成山的報紙堆里進行分類,把那些破損的、品相不好的以及極少有人需要的《參考消息》、《證券報》、《中國體育報》和其他一些行業報挑出來,“不能有一點破損,否則就是廢紙一張?!彼f。因為當時他的網店還沒有現在這么紅火,所以,他們把很多諸如《青海日報》這樣的地方報紙淘汰了,而現在業務的拓展卻使他們要花大價錢去淘這樣的地方報,這讓李寶慶非常后悔。李寶慶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為這批老報紙花費了十幾萬元,而賣家如果只是把老報紙當廢品賣,最多能賣1萬元錢。他們最后是雇了一輛貨車才將整整幾噸老報紙拉走?;丶液笏饛埌茨甏?、月份、日期檢查報紙版面是否完整,然后再將合格的報紙信息全部錄入電腦,這樣客戶咨詢時他就能迅速查閱到相關信息。整理這幾噸老報紙,李寶慶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給別人帶去的歡樂

    生日報的出現給那些為送生日禮物犯愁的人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李寶慶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6年,一個客戶為了給自己的父親過60歲大壽,向他訂購一份1946年的報紙,而碰巧李寶慶沒有找到那一天的報紙。

    看到客戶有些失望,李寶慶問他,他父親還有一些什么樣的經歷,客戶想起他父親當年曾作為本省的學聯主席受到過毛主席的接見,但是他只能說出大概的年份和月份。為了讓這個客戶能夠給父親一個驚喜,李寶慶找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他父親受到毛主席接見那天的《人民日報》。在他生日那天,當老人家見到毛主席接見的合影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從此,這個客戶也成了李寶慶的鐵桿客戶。



    因為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加上這個產品相當于是為生日人定制的,幾十年前的報紙保存至今,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不少年輕人會把這個禮物送給長輩、領導或者戀人。還有很多粉絲也會把生日報送給偶像,香港組合TWINS的粉絲就曾在他們這里訂購生日報送給阿SA。另外,李寶慶的客戶中還有中國銀行浙江分行和一些知名的投資公司,這些公司會把生日報作為商務禮品饋贈給重要客戶。

    成就雙皇冠每天近百單

    經過前期創業的低谷,現在李寶慶的生意慢慢走上正軌:從被當作收廢品的到圖書館主動找上門來,從無人理睬到每天有近百單的銷量,從淘寶上的1顆心到雙皇冠,最終在生日報行業里成為銷量第一的公司。目前,他已經成為北京市最大的生日報賣家,現在有北京和上海兩家公司,光是存放老報紙的庫房就有超過300平方米。

    現在李寶慶的網店里主要有三大類老報紙:大報,地方報,畫報。年代從民國時期一直到現在,基本都能找到。他的庫存老報紙已超過100萬份,范圍涵蓋了從上世紀40年代的民國老報紙到今天的報紙,幾乎每天都能找到,而且每天的報紙都有不同的報紙品種,他們的庫房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報館”。

    在他的網店里,一張上世紀80年代的原版報紙賣30元,而上世紀40年代的原版報紙則高達600元一張?!艾F在網店每天的銷量近100單?!崩顚殤c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看到老報紙的紀念意義,所以生意越來越好。

    據李寶慶介紹,目前生日報行業每年已經達到了2000萬元以上的市場規模,按照每個客戶消費150元計算,每年用戶也超過了15萬,這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行業,人們都說“盛世興收藏”,我國社會的生產生活的迅速發展給了報紙收藏一個發展的契機,生日報的發展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