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可毀了傅作義,也不能毀北平的一磚一瓦”,當陳逸恒飾演的傅作義為保北京城作出和談抉擇、烈聲呼喊于舞臺時,安靜的劇場里爆發出不同往常的、堅定而激動的掌聲。一連兩晚,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劇目——大型歷史題材話劇《北平·1949》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以平津戰役等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北平和平解放進程,《北平·1949》令國慶期間的觀眾尤為振奮。
正如導演任鳴此前所言,“劇本寫得深刻又有新意,在解釋歷史、刻畫人物方面富有創造性?!奔幢闶谴箢}材大規模的史詩化講述,《北平·1949》卻毫無凌亂冗余之感:以六十年前國民黨華北總司令傅作義面對北平城“是打是和還是撤”的艱難決策為縮影,折射出北平和平解放歷程中仁人志士的愛國情懷。其中,在國民黨“命令”、美軍“施壓”與共產黨“感召”下抉擇的、“北平城內最痛苦的人”傅作義,為保北平遺跡文物不受炮彈絲毫侵襲而拜訪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求索“標記地圖”;困惑不安之下到于謙祠內發出“心意已決、待后人評說”的悲壯言辭,經深刻思索與轉變,最終做出和平解放北平的歷史性決策等深明大義之舉,無不令觀眾震撼感動。
而歷史人物與事件的厚重之外,大氣的舞美設計為該劇再添雄渾。明朝衛京將軍于謙3米多高的巨型雕塑立于舞臺;清華園、中華門、德勝門城樓等諸多老北京地標性建筑再現舞臺?!侗逼健?949》如任鳴預想,“就像一件古董瓷器,摒棄了浮華,露出來的則是深刻震撼的歷史厚重?!?br/>
(責任編輯:徐晶慧)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