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西安發現清代舍利塔地宮 展現高僧喪葬習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9-23
      記者二十二日從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獲悉,此間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唐代木塔寺遺址附近發現明清時期的三座僧侶墓,其中清代舍利塔地宮、盛放骨灰的將軍罐等較為完整地展現了古代高僧的喪葬習俗。

      據了解,今年八月上旬,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唐代木塔寺遺址公園施工現場,發掘出一截地宮石門,上刻有精美的飛天,同時還挖出了舍利塔的基座。文物工作者隨后進行逐步清理,發現明清時期的三座僧侶墓葬,大小不同、樣式不一、喪葬制度亦有區別。此外,還發現一條唐代的夯墻,南北長四十一米,寬兩米五,高七十六厘米。

      記者今天在現場看到,這些僧侶墓均非常簡陋,其中一個方形的地宮用石條砌成,地宮內除殘存一些骨灰外,還有一個石案,長八十六厘米,寬五十七厘米,高度是三十八厘米。用來擺放供品,其余沒有任何提供身份的碑刻;緊鄰的西南側挖有一個小小的豎穴的土墓。墓中擺著一個無釉白瓷將軍罐,里面盛放有骨灰。

      據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張全民博士介紹,另外距離地宮大約五、六米處的墓中發現一口灰陶制成的坐化缸,直徑七十九厘米,高度六十七厘米。里面有一具骸骨,呈現盤腿坐姿,缸內還殘留有麥草、木炭、衣物纖維等。他指出,佛教主張薄葬,隨著佛教的世俗化和深入民心,佛教倡導的薄葬開始融入中國喪葬文化之中,并成為中國民間喪葬習俗中一個重要的組成方式。此次發現的火葬、坐化葬等形式正說明了這一點。

      張全民表示,從地宮里殘留的瓷片以及青磚等,可推斷出該地宮屬于清代。盛放骨灰的將軍罐也是清代康熙年間的瓷器。根據這些,專家認為有可能此間曾是一片明清時期的僧侶墓葬群。為研究唐代木塔寺遺址的沿襲變革和古代僧侶喪葬習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