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搶救千年古墓群 為省內最早發現的越人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9-19]
由于桃灰(桃江縣城至灰山港鎮)公路拓寬工程涉及部分墓葬,近日益陽市文物管理處組織考古專家對桃江縣桃花江鎮文家渡村腰子侖越人墓葬群進行搶救性挖掘,目前正在清理的幾座越人墓中已發現矛、劍等多件青銅器和陶鬲、陶紡輪等生產生活用具。
益陽市文物管理處副研究員潘茂輝介紹,這些墓葬的時期在春秋中晚期。為當時的越人墓葬群。這一墓葬群發現于1986年,為省內最早發現的越人墓。1987年進行了試掘,后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省文物管理部門組織隊伍于1989年和1990年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發掘,共出土文物100多件。 通訊員 盧躍 劉其軍
鏈接:
《武岡張家嶺古墓群搶救性發掘》后續
20件紅白灰陶罐出土
瀟湘晨報9月18日訊 9月7日至15日,武岡市文物局聯合邵陽市文物局對張家嶺古墓群的6座磚室墓和3座土坑墓進行發掘。在發掘完畢的5座磚室墓中,出土東漢時期的大小陶罐20件、三角架鐵器1個、圓形缽1個、鐎壺和鐵劍各1把等器物。其中出土的陶罐器形精美,器物還上了釉,且種類繁多,有紅陶罐、白陶罐和灰陶罐等。
文物專家稱,由于白陶罐在東漢時期生產量少、火候低、保存量極少,因而白陶罐就顯得彌足珍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