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8-24]
“中國意象•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于2009年8月20日在西安“曲江當代藝術中心”(大唐芙蓉園新天地)開幕。著名批評家栗憲庭、陜西省文化廳廳長余華青、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陜西省文聯主席賈平凹等出席了開幕式。著名批評家栗憲庭作為此次藝術季發言中的總顧問發言中講到:“都說當代藝術與西安的文化背景有沖突并且發展是薄弱的,其實,唐代就是以兼容并蓄、開放的姿態著稱的。自85新潮美術西安藝術家群體的當代藝術發端到紡織城藝術區的藝術家群落,西安一直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土壤,也不缺乏當代藝術的先行者?!?陜西省文化廳廳長余華青、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與陜西省文聯主席賈平凹以潑墨的行為方式拉開“2009•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的序幕。藝術季當代藝術獨立策展人舒陽對與各界給與的強大支持表示感謝,此次藝術季將是西安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涉及范圍最廣、最全面的當代藝術活動盛會,歷時61天至10月20日閉幕。
開幕式以捷克藝術家伊瑞的現場表演拉開序幕,他的寫生水墨畫作品融合西方的空間造型意識與東方水墨寫意的意境。由“星星美展”的發起人和北京798藝術區的創始人之一,著名藝術家黃銳的行為作品“同時月”作為“擋代藝術之燈”落戶曲江。黃銳是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主要推進者之一。通過黃銳自身的 影響力以及對藝術的創造力,呈現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參加現場表演的藝術家還包括最具爭議的女性藝術家海榮天天,她以女性主義的藝術視角,對行為藝術進行探索性和具有挑戰性的實踐,與書法家、古琴家一起合作詮釋《道德經》。行為和現場藝術呈現當代視覺和表演藝術的雙重價值,是亞洲當代藝術的全球化運動。楊荔鈉、杜海濱的獨立紀錄片,體現了藝術家對中國現實的關注與責任及個人化表達。藝術家戴耘的磚制雕塑,以建筑方式與雕塑方式的互涉,呈現超現實藝術的物性特征。西安紡織城藝術區和西安本土藝術家的全面亮相,共同形塑西安當代藝術的當代活力。本次活動囊括了行為與現場藝術、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數字新媒體、紀錄片、當代舞、實驗劇場和實驗音樂等多種當代藝術門類,有百余位國內外藝術家、批評家和策展人的參與?!爸袊庀?#8226;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將成為西安曲江文化創意產業乃至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劃時代事件。
當代與傳統兼容并蓄
本次藝術季的主題“中國意象•都市旗幟”,意在強調在具有深厚傳背景下的當代中國都市所具有的當代藝術創意取向。中國的傳統藝術經歷數千年歷史厚重的積淀,而中國的當代藝術是本土創造力與國際當代文化在短短幾十年中相互吸引的產物。中國新文化的發生,無法回避傳統與當代的融合,無法回避與世界的融合。古都長安的輝煌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都市傳奇,曾有十三個王朝以長安為都城,堪稱中國之最。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環境及其對今天中國特征的影響,在全球化的多樣文化的潮流下,將體現出中國獨特的當代創意理念。創意是當代藝術發展的血脈,傳承則是傳統文化必備的精髓。在中國當代藝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創意與傳統文化必將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進而使傳統獲得新生。
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
藝術需要分享,需要廣泛的交流。國際藝術家的積極參與,使本次“中國意象•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成為中西方當代藝術家有效的藝術交流平臺。本次“中國意象•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作為大型當代藝術活動,匯集了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諸多代表人物,是中國當代藝術高水平的呈現。西安的復古建筑群是中國歷史場景的完美再現。本次活動首次利用復古建筑群展示當代藝術。當代藝術的融入使得古今完美對話,成為當代藝術獨具魅力的展現形式。
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當代藝術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城市發展增長的新的高效機制。西安將在中國城市高速發展進程中,啟動當代藝術的引擎,領跑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西安文化產業的勃發,從國際化的視野向城市創意為主導的未來產業模式擴展。西安意在建立新的發展模式,拓展具有國際創新能力的城市文化建設經驗?!爸袊庀?#8226;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推倒了西安曲江有積累性的文化產業發展新高潮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以此搭建中國西部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文化產品交流平臺。曲江的繁榮與發展,使得應時而生的“中國意象•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成為了曲江文化建設的一個新的轉折點,更成為體現城市價值標桿?!爸袊庀?#8226;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將使西安的當代文化藝術發力,讓曲江的當代藝術“動”起來,滲透到古城的每個角落,這是當代藝術最動感的傳播、最完美的體現和最廣泛的普及。
“中國意象•都市旗幟——西安曲江國際當代藝術季”為期2個月,包括當代藝術展覽、有數千市民與藝術家共同完成當代藝術作品、國內外當代藝術家曲江采風、2009曲江當代藝術論壇,以及當代舞蹈、舞臺劇及實驗音樂等系列表演項目。我們將以此活動營建“曲江當代藝術中心”的人文基底將西安打造成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獨具特色的窗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