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風物流變鑒真偽:鑒定青銅器要了解用途命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8-10



    要鑒定青銅器,首先要了解它的用途、分類、命名。我認為三者中對用途的準確判斷,是青銅器鑒定的關鍵。例如在1976年以前我們不知道“承弓器”的用途,只發現承弓器與車馬和弩機共同出土。曾一度將一對承弓器安裝在弩的前端,并編入《辭源》中。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了一、二號銅車馬后,真相大白。原來承弓器是戰車的組成部分,安裝在戰車前端,與車為一體,是戰車上掛弩的支架,有的學者還提出承弓器具有協助開弩的功能。

    上世紀80年代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銅雙面獸面形件”和“龍形件”初始被誤認為“支燈”被收入很多圖錄資料,后來經過對出土文物的復原和認真研究,方知是西漢的實用屏風上的飾件。出土于漢長安城武庫遺址的小銅件,曾被誤認為“銅鈴”,后來才發現,是長兵器“鈹”鞘頂端的銅飾?!扳敗眳^別長矛和其他長兵器的特征,是有鞘,有二緌(ruí)(即類似紅纓槍的“纓”),漢代前的長兵器的下端,常安裝銅飾,一般統稱為“鐏”,安裝在戈下的“鐏”叫“戈鐏”,矛下的叫“矛鐏”,也可叫“矛錞”(duì),“鈹”下的叫“鈹鐏”,同樣都是裝飾于長柄(柲)下端,起美觀和保護柄的作用。

    但我們仔細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它們的橫斷面卻有不同。矛鐏一定是圓形的,戈鐏一定做成水滴形的,鈹鐏一定做成長六邊形的。為什么呢?這完全與使用有關,與實戰有關。讓我們分析一下:戈的使用是勾殺、啄殺,有很強的方向性,所以戈頭安裝木柄后,柄被制成水滴形斷面,使用時只要用手握柄,就立即能感知戈頭的朝向,不論是遇到緊急情況還是夜戰,只要握柄在手,就能正確使用。而下端的鐏又隨了木柄的斷面形狀,所以鐏也制成水滴形。再來看一下鈹,鈹外形像長矛,可刺、可砍,以刺為主,使用時方向有180度的要求,所以木柄制成長六方形,只要能判斷出 180°的方向就可以了,鐏隨柄也制成長六邊形。而矛只有一個功能,就是刺殺,握在手中無論怎么轉,都無礙刺殺,所以木柄呈圓形,鐏隨柄,端口也呈圓形。由此我們可看出三種不同的鐏,斷面不同,是有原因的,也看出古人對戰爭的重視,對兵器制造上的精心。

    另外,要了解各個時期器物造型的特點。自古至今,各種器物都會隨著時代變化發生風格的變化,最直觀的就是發生在外形上的變化。商代貴族嗜酒成風,所以酒器制造使用的多,出土的禮器中,酒器的比例就多。周滅商后,改嗜酒之風,所以酒器組合的爵、觚等在周時漸漸消失了。爵的流行時間并不長,但是在短短的幾百年中本身也發生了由平底向圓底的演變。青銅佛造像的出現則是由于佛教的傳入而產生的,北魏的銅佛造像就算比較早的了,之后各時期的造像,都伴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根據這些特點的變化,我們能判斷它們所處的時代。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