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藏市場的明珠 電話磁卡熱正悄然興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3-19



    由于電話磁卡是實用功能與藝術欣賞價值并存,且發行量少,因此成為收藏者的搶手“寵物”。目前,“磁卡”收藏熱正在興起,有眼光的收藏者斷言,這種磁卡不管是用過還是沒有用過,若干年后都會身價百倍。

    一位收藏者告訴記者,磁卡如果僅從實用角度看,那意義顯然小得多。它收藏的意義在其方寸之間,以精美的圖畫語言反映了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藝術,其知識教育意義絕不遜色于郵票。另外,促使磁卡收藏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與郵票一樣,是種絕版發行物,發行量又遠比郵票小得多。而有些磁卡只限定在某些省市發行,使其更加“以稀為貴”。此外,磁卡的價格相對低廉,又有實用價值,不同于名畫、古玩、文物等高價值的藏品,易與工薪階層結緣,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豐富情趣。

    記者近日走訪了幾家磁卡收藏店,在與不少店家的談話中,記者了解到,從1994年中國推出電話磁卡以來,到2002年12月31日電話磁卡在全國范圍內的停用,磁卡收藏也完成了從興盛到衰敗的演變。磁卡講究分類收藏,在戲劇類磁卡收藏中,首推1994年10月22日發行的梅蘭芳田村卡,以梅蘭芳先生為主題的郵票、錢幣和電話磁卡在各自的板塊內價格都處于領先地位,甚至代表著該板塊的收集難度。繼1994“梅蘭芳舞臺藝術”郵票和梅蘭芳“貴妃醉酒”彩色金幣后,“梅蘭芳”田村卡是“老八卡”中的靈魂,此卡全套5枚,面值380元,發行量18.8萬套,經過4年的使用高峰期,被大量消耗掉,中國電信于2001年12月1日到2002年3月31日開始的更換電話磁卡業務中,集卡隊伍中大部分不堅定者手中的磁卡被大量的換掉,存世量應不超過2萬套。此卡曾在1997年大行情中一路領漲最高達到1.2萬元的天價,換卡時行情大幅度縮水,最低跌至500元,現千元左右。

    2000年8月發行的CNT-IC-59黃梅戲藝術IC卡,全套5枚,面值183+7元,發行83.85萬套。此卡采用正反面印制,正面為五位著名黃梅戲藝術家,反面是五個黃梅戲傳統劇目。是非常不錯的投資佳品,此卡由于長期打折,市場消耗比較大,舊卡市場有大量的此卡銷售,可想存世量非常少,投資價值自不待言。

    在此后發行的許多國慶題材電話磁卡中,“香港回歸”也作為中國重大事件出現在其中,中國電信發行的CNT-31慶祝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電話磁卡,全套4枚,分別為“會展新翼”、“祝福明天”、“中銀大廈”、“港島朝暉”,這其實是一套拼圖卡,4枚橫連正好是一幅一個小女孩在香港維多利亞灣建筑群前放飛白鴿的畫面。中國電信與香港電訊聯合發行的CNT-IC-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電話磁卡,全套8枚中人民幣卡與港幣卡各4枚,這在中國電信發卡史上尚屬首次,其英文面(芯片面)為香港風光照片,中文面為“鴉片烽火”、“歷史轉折”、“一國兩制”、“回歸祖國”4種圖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