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全集編纂大功告成 歷時十數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1-08]
歷時十數載,集合多位專家學者畢生鉆研的功力,商務印書館編纂的《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跨世紀文化工程,已經大功告成。該全集由1995年出版第1冊,至今年全套齊集共60冊,編輯過程殊不簡單,讓人得以飽覽深藏故宮內的文化瑰寶,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編輯張倩儀表示,《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冊(下稱《故宮全集》),收錄了故宮內所有一級及二級甲等文物,以及具獨特性的其他等級文物,合共約1.5萬件文物,是最全面、訊息量最豐富的故宮文物出版物。故宮收藏的文物其中很多都一直深藏宮中,沒有拿出來展覽,又或者數十年才展一次,有些在《故宮全集》中是首次曝光。談到編輯的艱辛過程,張倩儀說:“有些文物,研究得很少,為了全集而去作研究,例如宮中有很多尺子,大家都不知用來做什么,后來要找到數學及天文專家來解答。拍攝過程就更加艱巨,有些大型的文物,要搬到戶外拍攝,亦要等到陽光好的日子拍攝,但要申請拿出一件文物并不容易,必須經過很多的手續和程序?!?
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書畫專家余輝,是總編委之一。他表示,參與這次編纂工程的專家中,有不少是80歲以上的資深學者,有些甚至現已離世,有些被邀請為顧問,他們是“真顧真問”。例如有一幅《金陵諸家》卷中的一個字出現疑問,便邀請了著名書畫家啟功來鑒定。全集的編輯過程,務求內容都忠于清宮的記載,文字的資料都經過各專家一致的認同。
在攝影上,全集內的圖片堅持用菲林拍攝,由國際級文物攝影師胡錘擔當拍攝重任。余輝說:“在現今大部分圖冊都以數碼拍攝的年代,這套全集堅持以四乘五膠片拍攝,以保持高水平的清晰度與色彩的準確度?!?
商務印書館董事長陳萬雄表示,《故宮全集》的出版,一方面可把故宮文物以文字及圖片記錄下來,另一方面亦為中國未來藝術文化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素材。他認為:“所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中國人,不論是哪一個學科,都應對中國傳統有一定的認識和修養?!?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