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企業家變賣字畫"過冬" 維持企業運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12-11]
金融風暴發生后,雷曼CEO變賣珍藏的字畫以償還債務。而類似的事情在南京同樣發生著。
記者近日獲悉,南京一位知名企業家因受整個經濟大環境影響,手頭資金短缺,于是將自己收藏多年的傅抱石、張大千和徐悲鴻的幾幅名畫變賣,獲得大量資金,維持了企業的正常運轉。
此信息在江蘇嘉恒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也得到了驗證。該公司負責人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將于12月28日在南京進行的秋拍上,也有一些企業家因為急需資金而拿出來拍賣的字畫藏品。
“在這些企業家的眼中,平日里收藏的字畫在緊急時就成了他們的融資渠道?!痹撠撠熑苏f。
江蘇商人鐘情藝術品
據了解,中國書畫的興盛一部分原因是其內在價值的回歸,但更重要的也許是新資金的介入。
從2004年開始,中國藝術品市場里就一直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大量來自民營企業的資金進入藝術品投資領域,現在境外的買家吃書畫已經吃不過境內的老板?!?
“在這些民營企業中,主要有一南一北兩大軍團。南方軍團以江浙企業家為主,他們對江浙一帶書畫家的作品有濃厚興趣,注重藝術價值。北方軍團以北京、山西和東北的企業家為主,注重歷史價值。北方軍團介入時間較早,但是南方軍團勢頭更猛,總投入資金后來居上?!蹦暇┮晃煌孀之嫸嗄甑男袃热耸窟@樣稱。
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2004年6月26日,南京天地集團老總楊休以創中國書畫成交之最的價格購買陸儼少畫作百開冊頁。楊休的一番話說出了很多企業家的心聲。他認為自古以來,企業家就是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主導力量,藝術品的價格節節攀升,也主要是大量抱著增值、保值的目的商人參與其中。
國外也是如此,藝術市場歷來是企業家的事情。
究竟有多少企業家對藝術品情有獨鐘?據這位行內人士估計,在南京僅在房產領域就至少有二三百位企業家在較大規模地投資藝術品。僅在慈溪、寧波兩地,投資藝術品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家就有二三十位之多。常州藍寶集團、浙江小小集團、浙江金輪集團、浙江徐龍食品集團等等只是冰山一角。除楊休之外,南京的不少企業家都在投資藝術品。
中國城投集團董事、城投(江蘇)集團董事長楊高才也是這些“收藏大軍”中的一員。近年來除投資收藏外,他還資助藝術期刊和藝術網站,出資為藝術家辦畫展。他認為投資藝術品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文化氛圍,而且能夠合理避稅,更重要的是藝術品具有保值增值功能。這一輪金融危機,股票、房產、藝術品作為三大投資渠道的前兩者都下跌了很多,而藝術品尤其是中國書畫卻成了資金的避風港。楊高才表示,現在正是投資中國書畫的好時機,他將與業內高端人士合作,加大藝術品投資力度,并在東郊的城投(江蘇)集團總部建立美術館,展示企業收藏的藝術品。
藝術品成資金“蓄水池”
南京一位專業從事畫廊經營的經理則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秘密,這些企業家如此熱愛藝術品,一方面是看中書畫市場的增值功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藝術品是資金“蓄水池”。他給記者講了臺灣筆記本制造商、廣達電腦公司總裁林百里的故事。
林百里是位字畫的發燒友。為了購買到自己喜歡的藝術品,他可以毫不猶豫地一次性開出5000萬元的支票,將身旁的人嚇一跳。臺灣的媒體曾稱林百里是一個“天天換美人”的電腦大王。林百里擁有很多幅張大千的美人圖,他喜歡每天在自己的房間里換掛一幅“美人”。對于藝術品能夠使資產實現保值和增值的功效,林百里曾對美術界朋友說:“我買的股票、基金這幾年下來全都貶值了,唯獨買的藝術品升值了不少?!?
藝術品作為資金“蓄水池”的作用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挽救了不少亞洲公司的命運。印尼一家大型石油企業資金鏈條斷裂后,公司總裁將公司所收藏的藝術品全部拍賣,得到了足夠的周轉資金,使公司避免了破產的命運。日本的企業曾經大量收藏世界名畫,如凡·高的名作《向日葵》就掛在一家日本企業總部大廈內。日本發生經濟危機后,這些名畫又大量流回歐美,兌現的資金幫助日本企業度過艱難歲月。
“藝術品市場是一個國際性的市場,它的特點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當一個區域的經濟發生危機、各種資產都遭到貶值時,將藝術品拿到世界的另一個地方去,它的價值仍然能夠得到保證?!敖K省美術家協會相關人士這樣評價。
受金融風暴影響不大
藝術品既然成資金“蓄水池”,那么在金融風暴后,企業急需資金周轉,能否有人“接棒”?對此,南京恒當代藝術空間的董事長徐琳這樣認為,藝術品市場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冷清,它不缺資金,缺少的是頂極的作品。
“藝術品作為永遠的稀缺資源是其價格持續上漲的必然因素。不僅有地位的藝術家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藝術家一生所創作的作品也是有限的,這個數量遠遠趕不上龐大的收藏家隊伍對藝術品的收藏需求?!靶炝照f,就拿他們將于13日在北京西路72號舉辦的夢入江南當代江蘇實力派畫家精品展來說,里面涵蓋了葉爛、尤捷、王野翔、石曉、湯知辛、趙曉鐘、郭子良、陸曉毅、崔進、桑建國、趙治平、趙名釜等新一代的江南畫家,他們能夠靜下心來,不搞生產型“創作”,這類作品在市場上是比較受到收藏者喜歡的。
原中國國畫研究院(現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趙榆也表示,文物藝術品是一種有文化內涵、藝術內涵的特殊商品,是不可再生的藝術資源,這樣的商品當然不可能降價的。即便是金融危機,如果誰要是能拿一件珍品出來,照樣能賣一個大價錢。因為成熟的收藏者不會因為市場冷清就將好的藝術品拒之門外。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