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30年從無到有 “企業藝術收藏”考驗想象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11-23
    借由匯集了150件作品的“移動的地平線——瑞銀集團藝術珍藏:1960年代至今”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國內觀眾可以一覽世界當代藝術從機械運動向多元化、靈活性方面發展的軌跡;同時,此次展覽也是中國美術館第一次舉辦國際企業的收藏展,由此引發的“企業藝術收藏”這一話題在業界被普遍討論: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從無到有、初具規模的致力于藝術品收藏的國內企業,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背景下,其藝術收藏活動應肩負怎樣的責任,又需要它們在收藏策略的選擇上具有怎樣的想象力?

    藝術與企業:結伴同行30年

    商業力量介入藝術收藏在中國由來已久,但論及中國的企業收藏,還要從近30年說起。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實力的增強,從歐美國家的各大銀行、財團中發展起來的收藏行為,逐漸“蔓延”到中國企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藝術品投資收藏領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有企業、賓館等機構專注收藏名家書畫、古董珍玩,而眾多民營企業則通過拍賣豐富自己的收藏,如2004年南京天地集團以6930萬元拍得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遂以此為契機建立長風堂博物館。據中國收藏家協會資料顯示,其企業家會員目前已有400余人,占到整體會員數的10%;縱觀近些年中國拍賣的總成交額,其中40%由國內企業創下。企業家們以發現利潤的敏銳關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價格變化,收藏藝術品這種能提升企業形象的投資方案成為眾多商業實體熱衷從事的活動。

    “作為一種企業文化或投資戰略而進行的企業購藏行為,可以起到明顯的企業文化宣傳效果?!北本┤A辰拍賣公司總經理甘學軍所說的這種“軟廣告”行為的明顯一例,即是保利集團自2000年由海外購回圓明園獸首一事引發廣泛社會關注之后,其在廣東地區的房地產業一洗往昔拓展乏力的面貌。保利集團每年投入7至8億元用于藝術品收藏,萬達、今典、中凱、天地、金輪等國內知名企業集團也早已涉足藝術投資?;蜃分鸾視?,或關注瓷器雜項,或建立美術館以推介當代創作,將投資藝術作為行之有效的推廣策略之一,從而使原本單一的經濟投資或涉足娛樂體育行業的企業文化成功實現戰略性轉移。清代學者錢泳提出的“雅中帶俗,可以資生;俗中帶雅,可以處世”的文化與經濟的互動關系,在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企業身上得到了又一次彰顯。

    比起股票、期貨、房地產的瞬息萬變,藝術市場相對平穩,不少企業選擇其作為分散投資風險的一種手段,同時可用以避稅,如企業將其作為文化消費,做帳時可計入長期待攤費用以減少每年需交稅額。甘學軍認為,這一稅收政策上的“便利”使國內很多企業考慮介入收藏市場,但真正能通過建設企業文化來活躍社會文化、肩負重大社會歷史使命進行的藝術收藏行為并不多見。

    廣度與深度:激發想象力與責任感

    從時間長度、范圍廣度、投資觀念等方面比較,中國的企業目前還難以與瑞銀、JP摩根、德意志銀行等機構相提并論。金融危機對企業而言是一種沖擊,也是一個再思考的契機:如何建立屬于自己的企業收藏、明確收藏方向同時發揮社會公共教育功能,從而使中國的企業收藏進入良性的、積累型的道路,需要我們從國外同行和本國經驗入手。

    “西方企業在其跨越世紀的運營中大都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內部機制和健康自由的扶植藝術收藏的機制?!比疸y集團中國區主席李一說。國外的銀行通常會把3%的年利潤用于藝術品投資,這就使德意志銀行擁有數量超過德國現代美術館的藝術品。而瑞銀更是成立了由策展人和藝術品顧問組成的內部顧問小組,向集團提供藝術市場信息和投資計劃。瑞銀集團藝術藏品展負責人Petra Arends說,持續長期的投資和聘請專業的藝術顧問,是企業提升藏品價值和規避風險的好舉措。在這一方面,專家們表示,國內的企業已經初具“想象力”。據北京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介紹,今日美術館正在致力于“虛擬收藏”:聘請藝術界專家學者將國內達到收藏標準的作品編著成書,作為館內收藏體系建設的一部分,以豐富來館社會公眾的參觀;同時對入藏的作品以10年至20年為一周期進行篩選以保持“虛擬收藏”的流動性、虛擬性和學術價值。

    企業收藏需要長期投資與策略經營,同時也需要收藏領域的專業深度。JP摩根關注的是1959年至今的當代藝術品,3萬件此領域的藏品確立了其在藝術投資咨詢服務上的優勢。而將藝術品交易納入私人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計劃之中的瑞銀集團、花旗銀行等,則通過策劃展覽的方式引導客戶的購買趨向、收藏策略。由這些銀行引領,國內企業也開始在藝術投資方面走向“專精”與“一元”,比如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便以收藏中國寫實油畫的方法來投入文化藝術建設。社會需要企業以充分的想象力“設計”藏品的價值,從而實現豐富文化多樣性的責任。

    當前,一些企業的收藏活動已經由單純的利益追逐轉向承擔社會責任,在助學、扶貧、賑災等活動中,都有這些擁有藝術品的企業身影。它們的責任感與想象力,歷經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產業與文化事業的結合,在被激發的過程中,也許才是一個開始。(張亞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