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歷時五天的央視尋寶欄目走進錦州活動在錦州電視臺落下帷幕。共評選出15件“錦州優秀藏品”、10件“錦州民間寶物”和最高獎項“錦州市民間國寶”。本次尋寶活動從4月19日開始,吸引了3500余人參加,鑒定分為陶瓷、書畫、雜項和佛像四大項。初次海選達到12000件收藏品,經過國家級專家的三天海選,又從5000余件收藏品中評選出了60件藏品。23日,專家們經過一天的評選,被藏家稱為“中華第一碗”、口徑達60.5厘米的晚清廣彩大碗最終成為了錦州市“民間國寶”。
香港《文匯報》消息,中央電視臺古董鑒別節目《尋寶·走進福州》昨日在此間選出福州民間國寶及民間寶物,其中壽山石“福祿壽喜田”精品組當選為福州民間國寶。擔任節目評委的專家均表示,在收藏界贗品成風的背景下,此次在福州參與鑒定的寶物只有8成左右為假貨,而在該節目到訪過的其余44個大陸城市,贗品率基本上在9成以上,相比之下福州堪稱最佳。
報道稱,在為期兩日的尋寶活動中,有人歡喜有人愁,據記者觀察,藏家情緒失控情況屢有發生。前日的國寶海選活動中,一位藏家帶同花費5萬元購得的玉杯前往鑒定。當專家鑒定其為現代仿品后,該藏家先是一言不發,繼而在鑒定臺前呼天搶地、哭喊“上當”,引發現場短暫混亂。而昨日的節目錄制現場,有老者因對專家鑒定持不同意見,幾次拿著父親所傳青銅器沖進演播廳與專家爭論,最后更一時不慎將青銅器頂蓋打翻落地,頂蓋一角裂成碎片,引發在場藏家一片嘩然。
該節目評委之一、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王立軍對目前“九假一真”情況心存憂慮。他表示,只要專家鑒定證明開出、媒體造勢吹捧,假貨照樣走上拍賣臺,被包裝為“真品”流入市場。這是目前收藏品市場魚目混珠、真假難辨的最大原因。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