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新館欲落地“鳥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10-25]
據報道,中國美術館計劃在鳥巢對面新建面積達8萬平方米的新館,用來收藏該館的現當代藝術藏品。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稱美術館也將保留建造于1958年的老館。
中國美術館新館欲落地“鳥巢”
政府已經批準,正在制定相關計劃
日前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的“美術館發展策略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透露,政府相關部門剛剛批準了中國美術館新館的建設申請,將在“鳥巢”附近建立一個全新的中國美術館,從而將鳥巢周邊逐步發展成為一個21世紀新的文化中心。目前具體的新館建設計劃正在制定和征求藝術界意見當中。這一研討會是中央美術學院90周年校慶的內容之一。
美術館紛紛破土建設
在19日當天的研討會上,來自英、日、美、中國內地和港臺地區的十多家美術館館長共同出席,探討當前美術館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今天說到美術館,人們就會想到亞洲”,日本森美術館的館長南條史生說,近年來大規模的美術館場館建設在亞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日本、中國內地、臺灣、香港等地都在紛紛建設新的美術館,包括私立美術館和公立美術館。
近些年中國的私立美術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如北京的今日美術館、上上國際美術館、上海證大現代美術館、南京四方美術館,據稱投資達一億的南京芝蘭齋美術館等等。同時公立美術館也紛紛改擴建。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稱中國的美術館事業方興未艾,正面臨一個“大發展時期”。
1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的90周年校慶開幕儀式上,一個建筑面積近1.5萬平方米,由日本建筑大師磯崎新設計建造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新館落成開幕。全部灰色調和清水水泥板、自然采光的新館別致典雅,仿佛一件藝術品,潘公凱強調,“一個美術館的建筑本身就應該是藝術品”。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透露,中國美術館的新館也在醞釀之中。繼國家圖書館、國家大劇院之后,面積近20萬平方米的國家博物館新館將于2009年落成,一舉成為全世界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接下來,中國美術館的新館將是另一個重要的文化場館建設項目,計劃在鳥巢落地。
“我們正在征求各方藝術界人士的意見,有兩種聲音非常尖銳:一種是說不要建那么大,因為沒有那么多好作品值得進美術館;還有一種是認為中國的美術館首先要解決功能問題,要建設好用而不是好看的美術館。這些意見我們都在考慮”。范迪安表示,擴大美術館功能是首要的。比如增加設計方面的展示,也許新美術館會設立一個中國最大的時裝發布廳。
公立美術館面臨的競爭日益突出
在研討會上,來自各國的美術館長討論了美術館發展面臨的問題?!叭绾挝嘤^眾”、“如何面對畫廊和私立美術館的競爭”等問題成為討論的焦點問題。
范迪安表示,中國的藝術生態已經發生了結構性的變革,如北京的798、宋莊,上海的莫干山路,都形成了非常有吸引力的藝術區,聚集了大批的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據悉在前不久的798藝術節,十天之內就有20萬訪客,包括青年人和外國游客?!斑@對美術館來說是一種挑戰,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吸引觀眾的問題?!?br/>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也提出公立美術館的定位問題,他指出現在許多私營美術館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獲得支持,也可以進行非贏利的展覽。很多畫廊也邀請策展人,進行專題展覽。中國公立美術館面臨如何應對各方競爭的挑戰。
南條史生認為,美術館必須與畫廊等相區別,著眼于收藏、研究與教育。范迪安則認為,這是中國現階段的特殊狀況,在相當時期內將是一種“非贏利與藝術產業”相互交錯、混生的局面。美術館需要通過調節展示項目、營造美術館文化、為公眾提供知識服務等方式來吸引觀眾。
中央美院慶祝90周年校慶活動正舉行
這個研討會是中央美術學館校慶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10月18日至30日,中央美術學院建校90周年大型慶典活動在北京進行。
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于1950年4月1日,其前身是建于1918年的第一所國立高等美術學?!獓⒈本┟佬g學校。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在發展早期,涌現了陳師曾、潘天壽、黃賓虹等一大批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1950年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后,第一任院長由徐悲鴻擔任。進入改革開放,中央美院藝術家再領風氣之先,中央美院教師袁運生的大型壁畫《潑水節》預示了改革開放的春天的到來,李少文的《九歌》和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不僅突破了“文革”美術的禁錮,而且開啟了唯美畫風與“生活流”繪畫的先河。
進入新世紀,中央美院以造型、設計、人文學科為核心,成立了六個專業分院,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合作,將影響擴展到國際領域。北京奧運會的獎牌、標識、開閉幕式等美術設計幾乎全部被中央美院包攬。
此次中央美院的9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除了國際美術學院院長講壇、美術館發展策略國際研討會等重要學術活動外,還有校史文物展、捐贈作品展、“吳作人百年誕辰藝術展”、“20世紀繪畫展”、全國著名大學中學校長峰會等系列學術活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