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逝世3周年故居籌建有條不紊 發掘珍貴手稿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10-09]
“武康路113號,驚人的寶庫”
一代文學巨匠巴金離開這個世界一晃已經3年了。在10月17日3周年忌日到來之時,多位讀者致電本報,詢問巴金故居建設進展。本報記者昨天獲悉,在過去的3年中,巴金故居籌備的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大量珍貴的手稿正在從巴老生前所住的武康路113號源源不斷地被發掘出來,而計劃免費對外開放的故居,將恢復巴老1980年代創作《隨想錄》之地“太陽間”的原貌。
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周立民始終與巴老的女兒李小林保持著密切聯系,他時常會接到小林的電話,里面傳來很興奮的聲音說又發現了一封巴老的手稿,于是周立民便立刻和同事們趕到武康路113號。這樣的發現,在巴老離開的三年間屢見不鮮。
作為巴金故居建設的最重要的前奏,有關巴老書信手稿的搜集整理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周立民昨天告訴記者,巴老的手稿和書信從不輕易丟棄,這些故紙堆分布在武康路113號3層6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往往在一些不起眼的信封內,就冷不丁地藏著葉圣陶、茅盾、老舍等人的來信。在武康路113號一個幽暗的角落里,發現了巴老1928年翻譯的《薇娜》的中文手稿?!?928年的東西,巴老還留著,這是不可想象的。巴老1955年就搬進了武康路133號住,所以你可以想象,這里面是一個多驚人的寶庫了!”周立民告訴記者,他們現在正加緊發掘手稿,等完畢后,這部分手稿將從巴金故居獨立出來,存放在計劃中另建的巴金紀念館里,供研究者查閱。
據悉,武康路113號里巴老的家人至今還住在其中,但他們隨時準備為巴金故居的建設而撤離。有關巴金故居的方案已基本確定。周立民透露,由于巴老戀舊,他生前很少更換家什,而在他住院以至去世這將近10年時間里,他的家人也有意保持了老人在的時候的擺設。
巴老的客廳、書房、臥室將成為今后故居的最大亮點。巴老會見客人的沙發還在,巴老寫作的桌子還在,放書的書架也在,所以恢復起來將非常迅速。唯一需要花一番工夫的是巴老身前最鐘愛的那間“太陽間”。這間所謂的屋子,只不過就是在一樓的走廊上加上了幾扇窗戶,陽光可以透進來,巴老晚年最喜歡在那里寫作,“太陽間”這個名字就他取的,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隨想錄》,就是在“太陽間”里完成的?!啊栭g’將在故居里恢復?!敝芰⒚裾f。
相關鏈接
《家》研討會15日舉行
今年是巴老逝世3周年,也是巴老的代表作《家》誕生75周年。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年份,除了巴金故居的籌建正在加緊進行之外,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還將在10月15日召開《家》的大型作品研討會,另外,以趙志剛領銜的上海越劇團也將在本月應邀復演越劇《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