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國圖鎮館之寶 《四庫全書》首次"集體"展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9-26



    新館格局分布三層、四層期刊、報紙及電子閱覽室二層中廳為工具類圖書閱覽廳,外圍為經典文獻和藝術閱覽室一層中廳為大型叢書閱覽區,外圍是普通類書籍閱覽室地下一層《四庫全書》藏書區及相關書籍閱覽區本報記者歐陽曉菲攝

    近日,國圖鎮館之寶——《四庫全書》已全數放置于新館地下一層藏書區的玻璃幕墻內。讀者可坐在與其一墻之隔的閱覽廳內,一邊閱覽《四庫全書》的影印本及相關文獻,一邊透過玻璃墻一睹其真容。

    據國圖副研究員趙前介紹,7部《四庫全書》流傳至今只剩3部半,圓明園文源閣、揚州文匯閣和鎮江文宗閣及其書籍早已在戰亂中灰飛煙滅。國圖收藏的文津閣《四庫全書》是現今唯一完整擁有原架、原函、原書一體的一套《四庫全書》,1914年自承德避暑山莊運抵北京后,先后經歷了6次搬遷。

    趙前介紹,由于放置在玻璃墻內書架上的《四庫全書》均藏身書函內,為了讓讀者能一睹其真跡,國圖還特意從善本庫抽調了30余冊《四庫全書》放置在展柜內。此次不僅是國圖所藏《四庫全書》首次集體亮相,同時也是首次將其他地方所收藏的《四庫全書》一同借來展出。此次共匯集了196種與《四庫全書》相關的照片、檔案、文獻,共300余冊,其中《四庫全書》共100余冊。

    其中,現藏于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一冊文源閣《四庫全書》,差點葬身于圓明園大火之中。據推測,這本書可能當時因其內容需要修改,而被抽調出來,才幸免于難。這本書應為現存的唯一一本文源閣《四庫全書》。

    此外,展覽中還收錄了一本文淵閣《四庫全書》。這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原藏于故宮,后流散至臺灣,此次展出的這本是從私人藏家手中征集來的。

    展覽還同時展出了《四庫全書》藏于避暑山莊時的排架圖,向讀者展示當年每冊書是按照怎樣的規制擺放的。讀者還能了解到每個放置書冊的書函構造。

    該展覽將持續至9月20日結束。

    相關新聞:

    據國圖館長詹福瑞介紹,國圖二期工程共投入資金12.23億元,主樓地下3層、地上5層,實際面積80538平方米,新增讀者座位2900個,日均接待讀者能力提高8000人次。新館開館后,國圖館舍總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二期新館開館后,國家圖書館形成二期以服務普通公眾為主,一期以服務研究型讀者為主,將古籍業務與服務整合于古籍館的服務格局。

    相關鏈接:

    記者百度一下(baidu.com)“四庫全書”找到相關網頁約1,170,000篇。

    《四庫全書》是叢書名。清乾隆時編纂。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余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八膸臁敝?,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清代乾隆初年,學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說”,主張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閱。此說得到社會的廣泛響應,這是編纂《四庫全書》的社會基礎?!丁此膸烊珪悼偰刻嵋酚质且徊恐匾哪夸泴W著作。(李琦)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