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拍賣公司"越俎代庖" 中國畫廊業僅1/3盈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9-18
    2007年10月紐約蘇富比秋拍會上張曉剛的早期作品《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和另一件作品《血緣:同志》分別以2372.31萬元和2071.635萬元成交。當代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瘋狂”刺激了畫廊紛紛開業,北京798、草場地、觀音堂等地就聚集了大大小小上千家畫廊。日前,記者在2008藝術北京大型展覽的采訪中發現,急速發展的中國畫廊業急功近利追求經濟利益的風氣十分濃厚,一、二級市場次序顛倒,本身作為二級市場的藝術品拍賣公司卻“越俎代庖”,擠壓著作為一級市場畫廊的空間,加上國外畫廊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使得許多畫廊開業不久就“關門大吉”。

      藝術品拍賣市場火爆導致畫廊激增

      就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幾乎還是一片處女地,畫廊更是寥寥無幾。到2003年,短短十幾年時間,各種來歷和背景的畫廊大量涌現出來……尤其是200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出現井噴行情,一批畫廊更是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據一項統計數字公布的結果,截至2008年,全國畫廊初步估計已超過5000家,絕大多數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北京aye畫廊負責人晏青認為: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火熱主要是由拍賣公司的當代藝術品拍賣帶動的,很多藝術家、投資商正是看中了當代藝術品生機勃勃的市場前景,于是紛紛投資畫廊。中國畫廊走入正軌也就兩三年的事情,當代藝術的火熱發展帶動了畫廊業的興起,并且逐漸與國際接軌,國內的收藏家和投資者越來越多地關注當代藝術。

      那么誰在開畫廊?著名策展人、偏鋒新藝術空間藝術總監王新友告訴記者:早期的中國畫廊幾乎都是外國人在中國開的,如香格納畫廊、紅門畫廊等;接著是熱愛藝術的藝術家自己開畫廊,然后是收藏家開畫廊,主要是90年代中期以后,原先的藝術收藏家轉而開始創建畫廊的越來越多,甚至成為一時“潮流”。譬如,上海的趙建平及其創辦的“藝博畫廊”,北京的李國盛及其屬下的“環碧堂”等等。這些畫廊的主持人,由于具有金融、投資、貿易等行業背景與專業知識,因此其影響力以及具體操作的層面,皆能夠打破舊有的條條框框,而取得較好的效果;最后現在這個階段主要是資本投資畫廊,比如一些房地產商、資金雄厚的企業。

      畫廊倒閉緣于急功近利和缺乏研發能力

      據統計數字表明,在全國5000多家的畫廊里,只有1/3盈利,1/3持平,還有1/3在虧損。目前全國經營比較好的只有100多家。北京畫廊有上千家,其中有40%~50%的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下,20%~30%在100萬元~300萬元,10%~20%在300萬元~1000萬元,10%超過2000萬元,只有個別過一億元。上海的近千家畫廊中,有10年歷史的已剩下不多了。

      王新友計算了他的畫廊一年的運營成本至少需要800萬元,“我們的畫廊目前正在研發投入階段,收入還無法滿足支出,但這個過程不能急功近利。我堅信再需要3-5年,中國的畫廊業格局勢必會大洗牌。那些沒有研發能力和持續投資能力的畫廊,就會被市場淘汰?!?

      晏青向記者解釋了一些畫廊“曇花一現”的原因:不了解的人認為一間房子擺些藝術品就是畫廊,但看似簡單的畫廊其實成本很高,因為畫廊需要資助與自己合作的藝術家策劃大型的展覽,甚至去國際上參展(一個展位就需幾十萬元),這都會產生高額的運輸費和參展費,還需做大量的廣告宣傳和推廣活動。而這些投入在幾年內或許根本就沒有明顯的經濟回報,但投入卻是源源不斷的,所以有些急功近利的投資商就會撤資,于是最初“紅紅火火”的畫廊瞬間就關門大吉了。這樣的例子在國內經常出現。而國外的畫廊則是由很多基金會來支持,主要是推廣其藝術家和文化,而國內的許多畫廊是為了盈利。作為畫廊來說賺錢是一方面但不是唯一目的,應該利用自己的資源給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平臺,便于他們和國內、國際上的業內人士交流,給他們提供機會到國外去學習國外藝術界前輩的經驗,讓他們更好地去創作,長遠地看,這樣藝術家和畫廊之間才會有好的合作和發展。

      畫廊在中國的發展一直與“國際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早期表現為一些外籍人士憑借前瞻性的眼光,白手起家在中國開辦畫廊,近兩年則表現為大批海外畫廊業成熟資本的進入,目前純粹外資的畫廊已逾10家,如德國投資的空白空間、意大利投資的常青畫廊等。外資進入中國的速度之快、投入資金之多,在亞洲其他藝術新興地區都極為少見。

      “顯然,在國內畫廊剛剛起步時,國外一些優秀的畫廊就已進入中國,很多國外的畫廊帶來自己的藝術家,同時也在中國尋找藝術家,這無疑會對中國畫廊形成某種程度的沖擊?!标糖啾硎?,“這其實也不是壞事,因為有競爭才會提高自己的水平。跟國際上較好的畫廊交流,可以學習人家一些好的做法,還可以規范藝術市場,這對中國本土畫廊也起到促進作用。只有自己做好了,藝術家才會跟你合作?!?

      國內的環境有時對畫廊的發展會帶來一些制約,晏青指著展覽現場正在展出的一幅作品,上面有“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的牌子,開展的第一天就被勒令摘掉。策展方無奈之下就把作品上的牌子用紙條蓋住了,很多觀眾也表示難以理解。

      藝術家應把推廣交給畫廊

      晏青告訴記者,在西方藝術家和畫廊的關系很明確,藝術家只要創作作品,畫廊給他們做推廣。但中國以前畫廊的作用不像國外的畫廊做得那么大,所以很多藝術家自己在賣作品。隨著現在藝術市場的規范,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認識到畫廊的作用,藝術家本人應該安心地去創作,做推廣就應該由畫廊來幫助。因此,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會意識到這一點,畫廊的作用應該是做市場推廣,藝術家應該專心于創作自己的作品,如果分工不明確的話肯定就做不好事情。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