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藝術展今落幕 蔡國強:我覺得自己就是觀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9-09



    上百條狼面對同一個方向,飛奔,高高躍起,直至撞上一面玻璃。還有許多狼正從兩邊跑回起點,似乎打算繼續沖擊,一直沖下去……這是中國美術館正在展出的“蔡國強·我想要相信”藝術展上的一件作品。這次展覽從8月20日起至9月2日止,此后蔡國強將巡回至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繼續展示他“瘋狂的想象”。

    就在昨天著名學者趙汀陽、汪暉等受邀在中國美術館與蔡國強本人展開了一場談論。對于那塊玻璃,蔡國強更喜歡將其解釋成為“一面看不見的墻”:“人類在重復的一些事情,就像撞那個看不見的墻,一種循環往復。觀眾來到這件作品前,看到的是一種速度,一種力量,而它們與觀眾自己的身體發生怎樣的對應,對視,產生怎樣的張力,這是我想看到的?!薄爸劣谖易约?,”蔡國強說,“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觀眾?!?

    “其實我建議大家在看蔡國強的作品時,產生這樣一種聯想:假如我變換一下角度和立場,會怎樣?那么再換一下呢?”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提出:“我看到狼時,就這樣想,中國在這些狼的什么位置上?西方又在什么位置?玻璃在哪里?”事實上,無論是火藥創作,還是裝置設計,還是奧運會開幕式上的29個腳印,只是通過傳統媒介來表達他對宇宙、人生的思考,而他的裝置藝術則常常直指中外文化碰撞的主題。1995年,他參加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把馬可·波羅所遺忘的東西帶回威尼斯》,當時,他駕駛著一艘從泉州運來的木制漁船駛進威尼斯,船上帶著瓷器、竹湯勺、人參等中國特有的產品,還有一個裝有中草藥的自動販賣機。

    針對當下很多人喜歡講的“中國符號”,抑或“中國文化身份”,在汪暉眼中,“符號”正在慢慢走向“空心化”,他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符號藝術沒有普遍共享性,而只是被西方人解釋、評價和收藏?!钡种赋?,如果沒有中國符號,中國文化就會沒有國際藝術身份?!安虈鴱姷淖髌愤\用了大量的中國符號,同時,又能讓觀眾與之共享、共喜?!?文/陸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