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將進入了5到10年穩定發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5-10]
●次貸危機會有短期的影響,但藝術品畢竟是長期的投資
●中國當代藝術的全球性市場重心一定在香港
●佳士得香港夜場將成為亞洲市場的標志
2008年春拍在紐約蘇富比平平的拍賣紀錄中開始,引來中國內地藝術類媒體一片看淡中國當代藝術的聲音,“次貸危機”、“金融動蕩”的影響等各種報道不絕于耳,佳士得香港卻在此刻推出亞洲當代藝術和20世紀中國當代藝術兩個專場的夜間拍賣,自然令人關注。記者為此對佳士得國際董事、香港當代藝術主管張丁元做了專訪。張丁元表示,中國當代藝術會進入5到10年穩定發展的階段,佳士得香港的夜間拍賣會成為一個慣例。
推出夜場時機已經成熟
張丁元指出,在香港推出上述兩個專場的夜間拍賣是他們一直在計劃中的。他說:“早在2006年,我們就把中國當代的作品放到紐約、倫敦的夜場拍賣。我們一直在觀察亞洲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一直在與藏家交流?!彼J為夜場拍賣選擇在今年春拍推出有幾個理由:一是亞洲藝術品市場發展已將近30年;二是這幾年中國和亞洲各國經濟文化蓬勃發展;三是佳士得拍賣業績的進步——去年的兩次大拍,亞洲當代藝術和20世紀中國藝術兩個專場都是連續拍賣12個小時以上?!叭ツ甑臉I績給我們推動,我們發現,買家是全球性的而非僅是亞洲的;夜場的時間對那些全球買家也很合適。此外,佳士得開發的網絡實時拍賣平臺,第一次接到40多個標單,第二次卻接到了60到80個標單,顯示驚人的需求,同時電話委托的需求并未下降?!彼€指出,今年是奧運年,亞洲市場一直在期待與紐約、倫敦相同的市場基礎和架構;與此同時,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價值與亞洲經濟的發展、與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西方對亞洲藝術的認同和渴求等,諸多因素確定了夜場拍賣推出的時機已經成熟。
張丁元認為,從國際市場的角度看,中國當代藝術正在經歷一種雙向的發展:一方面,紐約、倫敦的拍賣市場比較成熟,通過加入其中的夜場,有助于中國當代藝術融入國際藝術市場,與西方當代藝術結合在一個拍賣平臺上;另一方面,紐約、倫敦和香港在國際市場上各有側重點,紐約畫派的作品,肯定會在紐約更受歡迎,同樣的,從歷史、文化和美術的意義看,中國當代藝術的全球性的市場重心一定在香港。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