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眾口說收藏 玩玉新說:玩古、玩新還是玩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5-10
    中國人歷來對美玉寵愛有加,僅從姓氏上看,大凡王字偏旁的字都是各種美玉,本人才疏學淺,沒有統計,估計這類字少說數十,多則上百,可見人們對美玉是多么的鐘愛。至于詩歌中謳歌美玉的那就數不勝數了,有“書中自有顏如玉”,比擬美麗的;也有“鐘鼓饌玉不足貴”,顯示富貴的;當然還有“守身如玉”,寓意貞潔的,不一而足。

    美玉可以把玩欣賞,收藏美玉也是國人最樂意的?,F在的上海灘,家有美玉極其普遍。有朋友以脖子說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掛金項鏈,21世紀流行掛玉器。有些愛玉者,不僅脖子上掛著玉牌,手腕上套著玉珠,連皮帶上也叮叮當當系著玉器掛件。

    中國人收藏美玉歷史悠久,從挖掘的古時墓葬可見一斑。歷來就有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當年卞和抱著那塊和氏璧在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并不是為了以欺君之罪被砍掉的雙腳,而是為了無人識玉而悲哀。之后,區區一塊和氏璧竟然可以等價交換15座城市,竊以為那句“價值連城”出典也就出在這塊寶玉上。

    現在玉的價錢直線飆升,據說上好的和田玉價格已經到了500元一克,是黃金價格的一倍以上。至于那些所謂的古玉或者玉雕,價格更是令人咋舌。

    現在搞收藏的都喜歡古玉,本來就是物以稀為貴的寶玉,時代久遠,或者顯貴曾經擁有,那就更增加了人文氣息,更加彌足珍貴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曾經說,現在市面上的古玉絕大多數都是假的,從紋飾和包漿上看漏洞百出,比如在玉器紋飾上歷代都有特定的時代特征,而一些假冒的古玉往往在這些細節上自相矛盾,非驢非馬。

    說到包漿,現在造假的手段很多。一位收藏朋友說,他曾經在安徽某地看到一個古玩販子從牛屁股里挖出一塊和田玉,包漿渾厚,宛若隔世。那朋友說,造假者把牛屁股開刀,把新玉放進去,然后縫上,老牛耕地,經常摩擦,包漿加速形成,用這種方法1年等于1000年。至于其他坊間傳說的手法則更多了,如用鹽酸、油鍋里煮等等,讓人聽了匪夷所思。

    古玉斷代吃不準,這種專業知識只可能極少數人掌握,俗稱掌眼的,也就是博物館幾個玉器專家能夠把握。常人連真品都未把玩,不可能辨別真偽。因此,在收藏界就有買古玉不如買新玉一說。

    吃不準新老美玉,干脆就買新的,再說新的總比舊的便宜,這是大多數收藏者的玩玉觀。說實在的,現在的制作工藝或者藝術表現手法要比古時候強得多,即使新玉,只要工藝精湛,玉料上乘,仍然大有收藏價值,市面上那些高仿的玉器仍然受到收藏家的鐘愛。

    當然,科技在不斷發展,在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玉器時,不如買些上等的和田玉,奇貨可居,或待價而沽。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珍貴美玉,有人認為,價格只會漲不會跌的。因此又有了買新還不如買料一說。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