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畫搶救又傳好消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4-09]
確定山西絳州木版年畫為獨立產地
作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的龍頭項目,中國木版年畫專項搶救工作又傳來好消息。昨天在太原召開的專家會議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與專家學者經過論證,確定山西絳州木版年畫為獨立產地,并將通過普查的形式登記入冊出版《中國木版年畫集成絳州卷》。這意味著作為搶救工程的子項,中國木版年畫搶救的產地增加為18個。
山西絳州木版年畫指的就是今天的山西新絳縣木版年畫,因為新絳縣古時稱為絳州,專家學者統一稱謂,將其定名為絳州木版年畫。今年元月,馮驥才曾對新絳的木版年畫進行了重點考察。原以為只是古平陽年畫的一個分支,實地考察過后馮驥才稱讓自己大吃一驚,無論是其藝術風格還是創作題材,以及套版、手繪等制作手段都是獨立而完整的。馮驥才當即向當地政府提出了搶救保護的具體要求和措施。新絳縣委、縣政府對馮驥才的評價給予高度重視,集合有關專家調查走訪,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搜集到畫版近600塊,經過初級分類制定出《絳州木版年畫拾遺集》,同時對年畫傳承人以津貼的方式鼓勵保護,并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自2003年啟動以來,木版年畫的搶救一直是重中之重,不留死角地毯式的普查方式令搶救成果日漸豐厚,增加的絳州木版年畫產地就是又一新的成果。同時,采用文字、影像、錄音全方位手段登記入冊,為我們的后代留下一份厚重而深刻的文化檔案。
馮驥才講,我們的民間文化是燦爛的,深厚的,有些地方因為尚未摸清和整理出來,好比遺珠一般散落在大地上,急速消亡也是令人痛惜而焦急的。馮驥才向專家和志愿者的文化自覺表示敬意,希望有更多的人士主動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他說:“搶救民間文化的最終目的是保護,是為了讓她在我們的手中傳承下去。我們就是火炬手。保護好她并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