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掀起木雕收藏的蓋頭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3-24
    古典木雕藝術品在收藏市場長期受到冷落,一些木雕精品的價位如今也遠遠不如當代畫家的一張畫。不過,從去年開始,木雕收藏市場開始慢慢升溫,在一些古董珍玩拍賣會上,木雕收藏品異軍突起,有些木雕拍品也達到了數十萬元人民幣的成交價。如今年北京翰海迎春拍賣會上,一件估價僅8000至1萬元的清早期沉香木雕《松下人物圖》筆筒,最終拍到40.7萬元,該作雕刻構思巧妙,雕琢精湛,充分展現了古代文人雅士高雅的生活情趣。

    木雕歷史源遠流長

    木雕拍賣爆出冷門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1995年朵云軒的首屆藝術品拍賣會上,黃楊木雕如意觀音像估價僅1000元至1400元,成交價為22萬元;2003年中國嘉德秋拍上,明代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估價20萬至30萬元,成交價為275萬元;2005年香港蘇富比的秋拍上,清代的樹根雕加漆座架,估價6萬至8萬港元,成交價為24萬港元;2006年中國嘉德春拍的時候,明末清初的黃花梨嵌銀絲棋盤,估價2萬至4萬元,成交價為19.8萬元。在很多人都不看好的時候,捷足先登者充分顯示了好眼力。

    中國木雕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出現不少初具雛形的木雕工藝品。戰國時期,木雕工藝已從商代用于制陶工藝中拍板的簡單刻紋和雕花槨板的陰刻,發展到產生了立體的圓雕工藝,實現了一次飛躍。漢墓出土的動物木雕造型生動,用整木雕制更是漢代木雕工藝的一個創新。唐宋至明清,我國木雕工藝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主題也拓展到生活風俗、神話故事和吉祥花卉等題材上,并在建筑、家具和日常用品等領域廣泛使用。

    木雕藝術發展中形成了不少獨具特色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浙江東陽木雕、廣東金漆木雕、溫州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被后人稱之為“中國四大名雕”。

    浙江東陽是木雕的傳統產地,被稱為“雕花之鄉”,又稱“白木雕”(以木材的天然色澤,不同于彩繪),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東陽木雕內容多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圖案采用“滿花”手法,畫面布滿紋飾,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東陽木雕從唐經宋元至明,臻至純熟,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和一套完整的裝飾手法,并廣泛應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裝飾上。其特點是以浮雕技法為主,設計上借鑒傳統的散點透視、鳥瞰式透視等構圖,講究布局豐滿,散不松,多不亂,層次分明,突出主題,表現情節,具有以小觀大的藝術效果,特別適合表現故事性強的內容。

    金漆木雕起源于唐,興于宋、元,盛于清康熙、乾隆二世,流行于潮汕一帶,是利用樟木為材料,雕刻人物、景物、飛禽走獸和花鳥蟲魚等,在我國有著較高的地位。

    如何收藏木雕

    四大木雕是收藏首選,但這些木雕價格往往較高,而一些小名頭產地的精品木雕也同樣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蘇州紅木雕、劍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樺木雕、泉州彩木雕等,現在都被藏家忽略,是介入良機。

    如何收藏木雕,最為基本的一點就是要選擇木雕的質地。如拍出高價的沉香木自古就是名貴的木料,也是工藝品最上乘的原材料。明、清兩代,宮廷皇室皆崇尚用此木制成各類文房器物,工藝精細,與犀角制作相同。沉香木制品的最高價是在2006年北京匡時的秋拍中,明代沉香木雕山水人物筆筒以143萬元成交,其高度僅16.2厘米。

    其次,要看雕刻,這也是決定價格的重要標準之一。目前市場最為關注的就是名家制作的木雕,其中又分為兩大類,首先就是各時期的雕刻名家制作的木雕,像143萬元成交的明代沉香木雕山水人物筆筒,外壁浮雕漁樵相會圖。漁樵之上空隙處落“福生制”款和“江”字篆章,由此可知該筆筒為晚明木雕大家江福生之作。江福生是當時著名的木雕大師,當時的富貴人士就非常追捧他的作品。他雕刻的沉香木雕作品傳世罕少,目前僅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其署款同類筆筒收藏。

    再次,看人文??芍匾曌髌吩跁r空點上與歷史事件是否有過碰撞,如果一件木雕作品有故事、有淵源,打上了歷史的烙印,自然收藏價值就高。如名家收藏過,或專為名家做的,收藏價值更高。

    第四,看品相。品相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木雕作品的價值。因為木雕很容易造成磨損、脫落甚至爆裂,保存比較困難,而且對保存環境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情況也都有很高的要求。

    第五,看年代。同等材質和工藝,年代越久遠的木雕,收藏價值越高。

    最后,看名頭。大家的作品,收藏價值更高。如在2004年上海敬華春拍上,估價僅為8萬至10萬元的清中期紅木陰刻竹石圖筆筒,成交價達到了62.7萬元。其環外壁淺刻竹石圖,山石錯落堅韌,竹葉爽利明快,圖案旁有兩段銘文,據考證,此為清代著名的竹木雕刻者周灝所制。

    在現在的雕刻領域中,徐孝穆無疑是其中的代表。在2005年朵云軒的拍賣會上,來楚生書、徐孝穆刻紫檀筆筒,成交價超過估價4倍。他雕刻的特點是渾厚凝練、圓轉秀潤,尤精刻竹、硯、紫砂茶壺,廣取古代各流派刻技之奧秘,追摹明代朱氏三家之刻技,深研清代周芷巖之刀法,刀筆如神,自成家法。還有朱子常,是清末杰出的黃楊木雕刻藝術家。朱子常35歲參加“南洋第一次勸業會”獲優等獎,從此揚名海內外。他的黃楊木雕作品,形象逼真、神態自然、刀法細勁、線條流暢、銼磨光潔、無斧鑿痕跡,將黃楊木的質地與色澤之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些大名頭的木雕作品,是投資首選。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