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蘇州巧匠修復古代巨型刺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2-15
    一幅罕見的歷史巨型蘇繡《沐浴皇恩圖》,經過盧招娣等16位能工巧匠10個月的精心修補,終于妙手回春。日前,這幅高470厘米、寬310厘米的刺繡喜幛在蘇州“藝人繡莊”完工。
      部分圖景破損成粉狀
      在這幅橘紅色的巨型蘇繡上,用盤金雙線分隔出6塊畫面,雙線的中間嵌滿了繡工精細的蝶戲百花圖案。上下左右4個塊面中,梅蘭竹菊、松柏牡丹以及仙鶴錦雞、麒麟蝙蝠,各種花卉樹木飛禽走獸繡得惟妙惟肖。下部的“沐浴皇恩”圖景中,身穿龍袍的皇帝皇后端坐其中,兩名侍女斜打著日月寶扇,身后屏風前有12名正在演奏的女樂,室外亭臺樓閣間文武百官正等著朝賀,40名人物神態各異,甚至還有兩名不耐煩久等坐倒在地的鑼夫。朝服上的花樣都繡得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
      據有關人士推斷,這幅畫面演繹的是明代宮廷場景,從創作技法看,采用的是明嘉靖年間出現的畫繡技法,極有可能是明代刺繡。去年8月,這幅作品送到“藝人繡莊”時,由于飽經歲月滄桑,已經有1/3的繡面支離破碎,有的人物面目全非,有些圖景甚至成了粉狀。這讓精于傳統蘇繡修復的民間藝術家盧招娣也有點吃驚。
      重新摸索古繡法
      修復傳統刺繡作品由于難度高,從事者不多。今年45歲的盧招娣出生于鎮湖刺繡世家,19歲就獨當一面,并師從顧文霞、王金山等大師,學得一手好針法,合作刺繡的《毛澤東在北戴河》曾獲我國民間工藝最高獎山花獎。18年前,一位臺灣顧客找上門來,要求修復明清荷包,從此后盧招娣潛心研究蘇繡修復技藝,先后為蘇州市絲綢博物館、刺繡博物館復制明代龍袍等藏品。然而,此次面對尺寸如此之大、構圖如此繁復、繡工如此精絕、破損如此嚴重的蘇繡巨作修復,盧招娣也稱是“第一次”。原作在針法上采用了散套、平套、打籽、盤金、網繡等30多種針法,最難的是古代繡法中的辮子針,“和現在大不一樣,要重新摸索?!北R招娣說。
      10個月后古繡“重生”
      為再現這幅蘇繡巨作的風采,盧招娣組織繡莊內15名能工巧匠,用2根5米長的不銹鋼管搭起一個巨大的繃架。由于面料破損嚴重,修復前需要先用一幅做舊的絲綢面料托底裝裱,僅這道工序4個師傅同時操作,就足足裱了4天。為一絲不差修舊如舊,無論配線還是針法,要求都非常嚴格,其中,僅用線就有絲線、金線、銀線、孔雀毛線、蛇腹線、網線等大類百余種顏色,孔雀毛線需要用孔雀毛和絲線混合后重新制作,蛇腹線、網線也需要重新加工。繡面上千瘡百孔,他們就尋找原來的針孔、印記,一針針對孔下針,經過10個月的千針萬繡,這幅巨型蘇繡終獲“重生”。
     ?。〒短K州日報》報道)
      蘇 繡(新聞 辭典)
      蘇繡即蘇州刺繡,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與湘繡、蜀繡、粵繡并稱中國的“四大名繡”。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繡用于服飾。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