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天津考古發現清代大沽海神廟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1-02
    記者從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該中心近日在原北洋水師大沽船塢舊址考古發現大沽海神廟遺址,并出土清代御制海神廟漢白玉石碑等一批重要文物。

    據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部部長盛立雙介紹,大沽海神廟遺址位于原北洋水師大沽船塢舊址,即今天的天津船廠內。中心對該遺址進行了初步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發現清代海神廟甬道、山門、西配殿、御制碑亭及圍墻建筑基址等遺存,出土文物包括清代御制海神廟漢白玉石碑1通、柱頂石5個,其它重要石質建筑構建若干,同時還出土大量清代黃綠琉璃筒瓦、板瓦、瓦當,帶有“永通窯造”戳記的銘文磚和少量清代青花瓷片等。

    考古專家介紹說,據文獻資料記載,1695年,康熙視察大沽,修建此廟,題寫御制海神廟碑記,并御題“敕建大沽口海神廟”匾。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同治五位皇帝也都先后對海神廟題賜匾額與楹聯。1922年,海神廟觀音閣失火,大廟化為灰燼,遂成遺址。

    天津博物館歷史研究部主任岳宏認為,大沽海神廟所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所承載的祭祀海神的功能使其成為天津地區重要的古代廟宇,更成為大沽地區的地標性建筑。通過初步考古發掘發現的海神廟建筑遺存,使文獻中記載的大沽海神廟得到了確認并成為信史。

    據了解,通過在大沽海神廟遺址西北側的初步考古勘探,還發現大沽船塢乙塢與丙塢遺存。

    北洋水師大沽船塢始建于清光緒六年,自1880年始至1886年,大沽船塢先后共興建甲、乙、丙、丁、戊5個船塢與2個土塢??脊艑<冶硎?,乙塢與丙塢的考古發現,為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整體保護與展示提供了確鑿的資料。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