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拒絕私搭亂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1-16]
世界遺產工作在中國開展已有15年了,雖然它給我國文物保護事業帶來了促進和啟迪,但在整個申報參評過程中也顯現出不容忽視的問題。
據悉,此次申報的6個項目在參評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青城山都江堰拆除價值2個多億的不協調建筑;洛陽龍門石窟為恢復綠地,拆除中華龍宮、環幕影城等違章建筑已經投入了6000多萬;西藏清除大昭寺附近不協調非文物建筑523處,類似的情況在許多文物和風景區屢見不鮮。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對文化遺產私搭亂建導致的浪費和破壞必須及時剎車。 世界遺產因其是人類社會物質和文化進程的真實見證顯得彌足珍貴,一個項目的真實和完整是其參評的最重要依據之一;我國作為有著千年文明的古國,值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遠不止20、30處,大量項目并不是因其本身價值不夠高,而是因為人們在后來的開發建設中影響了其原有的真實和完整才被拒之門外。人為增加的一些設施和景點不僅沒有增色,反而破壞了原有景觀的真實性,不利于文物保護和環境的合理用。濫建人造景觀、超負荷使用遺產開展旅游,對文化遺產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和彌補。
來源:中國文化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