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紫陽發現罕見大面積清代壁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11-23]
地處秦巴山區的陜西省紫陽縣日前發現了一組巨幅清代建筑壁畫,面積大約220平方米。當地文物部門正在對這一罕見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
記者20日從紫陽縣文化旅游局了解到,清代巨幅建筑壁畫發現于紫陽縣瓦房店北五省會館內。今年8月屋頂漏雨導致會館墻壁外的木板脫落,紫陽縣文物管理人員在查看災情時,發現了壁畫痕跡。隨后陜西省及安康市考古專家進行了勘察,在過殿、正殿均發現了多幅精描重彩工筆壁畫,面積大約220平方米,為清道光至同治年間作品。壁畫內容豐富,有三國故事、二十四孝圖和山水等內容,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觸摸有凸凹感。隨后,專家又在距離北五省會館100米處的江西會館的殘垣斷壁上,發現了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壁畫遺跡。
紫陽縣文化旅游局局長胡培德表示,根據專家的初步判斷,在紫陽發現的建筑壁畫保存完好,其面積之大、工藝之精在全國都很罕見。壁畫在商貿會館史、建筑史、美術繪畫史、民俗文化史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參考價值。目前,文物部門正采取措施,搶救保護這一珍貴文化遺產。
據了解,紫陽縣瓦房店自古被稱為小漢口,明清至民國年間,這里商賈云集,會館林立,是陜南物資貿易的重鎮?,F遺存的北五省會館是陜南保存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