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定山寺發現宋代地宮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10-31]
達摩“一葦渡江”后居住地南京定山寺考古有了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這座有1500年歷史的古寺遺址上發現了一座宋代地宮。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地宮在古代就遭到了嚴重毀壞,考古人員在地宮內只發現了石刻和銅錢等物,并沒有發現令人期待的舍利子。
記者在南京浦口區珍珠泉風景區邊的考古現場看到,遺址位于獅子山前,考古面積共有500余平方米,離地面約有1米,探方里有殘存的青磚墻基、房基、鋪磚地面和水井。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寧告訴記者,地宮位于探方的西北角,長1.2米,寬1米,地宮上原來修建有八角形佛塔,佛塔內徑7米,屬于中等規模。由于定山寺在歷史上屢毀屢建,佛塔早在古代便遭到了嚴重的毀壞,僅存青磚塔基。地宮應該在塔毀時便遭到了破壞,里面的東西也已被取走,他們只在地宮中發現了一個蓮花座,還有一個類似經幢的石刻,四面刻有四大金剛。此外,地宮中還發現了鑄有“咸平”和“政和”字樣的銅錢,它們分別是宋真宗和宋徽宗使用過的年號,因此該塔應是北宋時期所建。但由于該塔早已被毀,且目前尚未查到相關文獻資料,因此地宮里曾存放了什么還不得而知。
除佛塔地宮外,考古隊還發現了2處南宋房屋遺址和2口宋代水井,由于定山寺從南朝建成延續至1954年毀于山洪,因此考古隊猜測地下還有更早的建筑遺跡,因此打算逐層揭開地層,以期更多了解定山寺的歷史。
(信息來源:新華網江蘇 郭麗娟、王宏偉)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