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明皇陵石刻獲稱“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10-27]
安徽省鳳陽縣委宣傳部日前證實,鳳陽明皇陵帝陵神道石刻因數量居帝王陵之冠,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稱號。
據鳳陽縣旅游局介紹,鳳陽明皇陵位于鳳陽縣城西南六公里處,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初建于吳王時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陵園占地2萬余畝,初時有城垣三重,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其后600余載,雖經多次兵亂,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余對石刻和皇陵碑、無字碑及墳丘等保存完整。
據悉,明皇陵神道長257米,原有石刻32對,現存31對,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為:獬豸2對、石獅8對、華表2對、馬官、石馬、控馬人6對、石虎4對(現缺一對)、石羊4對、文臣2對、武將2對、內侍2對。其刻工精美,堪稱上承唐宋、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數量之多,為歷代所有帝王陵之冠。明皇陵因此被譽為明代第一陵。1981年,明中都皇故城遺址及明皇陵石刻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陽縣旅游局于今年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提出申請,基尼斯總部經過仔細考核,認為明皇陵帝陵神道石刻數量足以達到“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遂批準并授予了證書。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