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五代越窯青瓷墓志罐揭開一代名窯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10-26]
10月24日在“2007年中國·越窯青瓷高峰論壇”上,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員蔡乃武提交了《東窯出自上林湖》的論文,用兩件新發現的五代越窯青瓷墓志罐證實:東窯出自浙江唐宋時期越窯的中心窯場——上林湖。
東窯是我國古代有文獻記載的一代名窯,被認為是五代、宋時期一處燒造青瓷的著名窯址。其形貌品質和地位堪與柴窯、官窯、哥窯、龍泉窯等比肩。但是,由于缺少考古實證,加上文獻記載不夠明確,東窯的具體產地、燒造年代、產品風貌一直無法確定,成為困擾古陶瓷界的一大難題。
兩年前,蔡乃武從浙江一位收藏家收藏的兩件五代越窯青瓷墓志罐上,得到了揭開這一謎團的文物資料。一件五代梁開平四年(公元911年)墓志罐上的銘文有“大梁越州余姚縣上林鄉石仁里故俞……以開平四年八月廿八日……于東窯岙內……”等語;另一件為五代吳越寶正二年(927年)墓志罐,其銘文中有“吳越故項府君墓志銘……以寶正二年三月十六日綿疾終于私第……于年秋九月廿二日買得余姚縣上林鄉東窯之里……”
蔡乃武在研究中,聯系浙江省博物館藏唐光啟三年(887年)墓志罐,有“殯于當保貢窯之北山”這一銘文,證明上林湖在887年前就有貢窯存在了。以此類推,那么東窯在911年以前存在是完全可能的。從光啟墓志銘文對照來看,東窯與貢窯在地點和時間上均十分接近。專家推測,貢窯和東窯是同一窯場的兩種不同稱謂,或者二者相似而又有區別,貢窯者生產宮廷所需秘色窯,而東窯生產東宮太子所需秘色瓷,在西安法門寺地宮供奉的秘色瓷中就有標有“五哥”字樣者,“五哥”是唐僖宗為太子時的昵稱。
蔡乃武認為,從這兩件墓志罐銘文可以確證,東窯出自越窯腹地上林湖窯場,即當時的余姚縣上林鄉石仁里;東窯的設立時間早在晚唐五代時期。
擔任本次高峰論壇主持的北京大學考古系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說,這兩件墓志銘罐的實證難能可貴,是一個對東窯研究具有顛覆性意義的發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