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醴陵紅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9-28
      “中國紅”,中國陶瓷的一個品牌。金秋時節,記者來到醴陵市王仙鎮,在瑞豐祥中國紅瓷制造有限公司飽覽精美瓷器“中國紅”。

      “中國紅”,一個令陶瓷人自豪的名詞。世人都知道,2006年1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中國紅”牡丹天球瓶,作為國禮贈給前來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洲48國貴賓??蛇@批禮品的制成卻有著這樣一個過程:那是2006年10月8日的傍晚,3個中國男人———陶瓷大紅色釉發明者胡天霏、“瑞豐祥”董事長李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陶藝大師彭毅,在醴陵市“瑞豐祥”一間辦公室里,一起敲定了生產這批禮品“框架”。于是生產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負責設計工作的彭毅拿出了“中國紅”牡丹天球瓶的圖樣。圖紙呈報審批的第二天便接到上級指示:“立刻開始生產,10月25日之前必須運往北京?!苯涍^了一個個不眠之夜后,這批“中國紅”牡丹天球瓶從拉胚到成品,經過76道工序,經過4次燒制,終于按期生產完成。打上“醴陵紅瓷”印記的“中國紅”牡丹天球瓶,瓶高43厘米,最大直徑24厘米;端莊秀美,優雅大方;瓶體采用高白泥釉,與首創的高溫大紅色釉相結合,體內清白如玉,體外鮮艷欲滴;晶瑩剔透,瓶上的中國國花牡丹圖案由純手工繪制而成,雍容華貴,國色天香。整個瓶子象征著和平、幸福、安康。

      “中國紅”,一個讓陶瓷人終于圓了的夢。陶瓷上那片大紅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難題。多少年來,人們夢想把這人間最美的色調搬上瓷面。在中國陶瓷藝術長河中,唐代發明了銅紅;后來,有了宋代的鈞紅瓷,明清時期的祭紅、郎紅、胭脂紅、豇豆紅、珊瑚紅等紅色釉瓷。盡管這些紅色釉瓷的色澤也并非真正的大紅,可就因為那一份“紅”,使得燒制工藝要求極高;因為那一份“紅”得來不易,這些陶瓷也就成為皇室內廷和歷代國內外收藏家追求的珍品;因為那一份“紅”難成,陶瓷界常大訴“十窯九不成”、“千窯難得一品”的苦衷。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陶女浴火煉紅瓷”的悲壯故事。而對于“大紅”的追求,近現代西方各國也競相投入巨資,可研制工作至今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因為釉下彩瓷器要求一定的白度、硬度和透明度,要在1300攝氏度的高溫下才能燒成。而促成陶瓷上大紅色的釉料在溫度升至800攝氏度這個臨界點時,“紅顏”完全褪盡。一片“中國紅”的醴陵紅瓷的問世,引起了“當驚世界殊”———陶瓷上從此有了大紅,而且是釉下彩大紅。

      “中國紅”,一個令國人不會忘記的名字。醴陵人稱,正是胡天霏歷盡艱辛研“紅瓷”,李墨獨具慧眼引“紅瓷”,彭毅不失時機推“紅瓷”,才使“中國紅”醴陵紅瓷登上了世界的舞臺。胡天霏是“中國紅”的發明者。當1983年原湖南省科委把釉下大紅的開發列為重點課題時,身為副研究員的胡天霏挑起了這副重擔,研究所的小伙子毛明福當助手。兩人揣著2500元啟動資金,到全國各地收集資料。進入試驗階段,早上6時進實驗室,晚上12時,有時甚至到凌晨三四時出來,就是他們那個時候的生活規律。1984年,他們終于發現,釉下大紅要呈現顏色,硫硒化鎘是個重要的因素,但硒遇高溫易揮發,只有把硒“抓”住了,瓷器才可能實現純正的大紅。他們選定硫硒化鎘作為研究方向。1988年,毛明福遠去美國留學,課題組只剩下胡天霏一人。他這一干就是十幾年。十幾年如一日,胡天霏研究了3000多個配方,做了上萬次的試驗。他終于發現,只要添加一種稀有的化學元素,形成大紅色的硫硒化鎘在高溫下性質依然穩定。一個陶瓷界一千多年的“紅瓷夢”終于能圓了。

      2003年3月,機緣巧合,身為王仙鎮瓷泥礦普通員工的李墨結識了胡天霏,被這位老科研工作者的探索精神深深打動,也為“中國紅”的廣闊市場前景所吸引,萌生了讓“中國紅”在醴陵市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胡天霏住進了李墨家,兩人一起開始了燒制實驗。5個月之后終于燒成了4個無裂縫、光潔度好、瓷質細膩的紅瓷筆筒。于是,紅瓷發展進入了一日千里的速度。2005年,他們成立了醴陵市瑞豐祥中國紅瓷制作有限公司,批量生產的“中國紅”系列產品一上市立馬受到人們爭相追捧。就在這年10月,瑞豐祥的“中國紅”鏤空玉壺春瓶在山東省首屆淄博國際陶瓷展以10萬元價格成功拍賣。2006年,“中國紅”在北京、山東、長沙、深圳等地刮起了收藏旋風。

      彭毅,作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陶藝大師,對“紅瓷”也頗有研究。2006年當國家有關方面領導找到彭毅,聯系生產一批“紅瓷”禮品時,他頓時意識到這是推介醴陵“中國紅”的絕佳機會,便與胡天霏、李墨共同承擔了這個任務。彭毅負責設計瓶型,做式樣,設計出了“中國紅”牡丹天球瓶。這一禮品得到了與會非洲48國貴賓的高度評價,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組委會決定對他們進行嘉獎。

      “中國紅”,讓中華國寶庫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如今,醴陵“中國紅”已經走出國門,遠銷海外?!爸袊t”,這個陶瓷領域的珍貴品種,它向世人證明,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的中華陶瓷文化,在新世紀里將更加燦爛輝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