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織繡博物館收藏三星堆“龍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9-24]
一套比照三星堆青銅立人身上的龍紋禮衣原樣復制的蜀繡“龍袍”日前在京亮相,并被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收藏。
1986年,高達2.61米的三星堆青銅立人出土。這位先王頭戴皇冠,身著4件套繡織龍袍,其文飾及裁制結構清清楚楚。專家經過仔細研究,認定這件龍袍是蜀繡制品。
當發現三星堆青銅立人身上的蜀繡之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黃能馥決定與北京京都麗人商貿有限公司合作,對這件龍袍進行復制。復原過程中,根據古蜀國盛產紅色染料丹砂的歷史,并比照出土的同期絲織物殘跡,采用了紅色平紋絹和黃色繡線,圖案、繡法比照青銅立人像,絹的密度,經緯絲及繡線的粗細則以戰國時期出土的絲織物為參考,歷時近20年時間終于完成了復制工作。
復制完成的古代帝王禮服長約1.7米,分為長袍、短衫等四件,采用黃色繡線在平紋絹上繡制完成。服裝的整體配套、紋飾和裁制結構都清楚展現,制作手法細膩。
據黃能馥介紹,通過對三星堆青銅立人像龍紋禮服裝飾紋樣的分析,不但可使我們了解龍文化在服飾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可糾正過去認為蜀繡的歷史始于清朝中期的說法,把蜀繡歷史上推到商代,即上推了兩千七百年。
據悉,這套“龍袍”共復原完成了5套。除此次由北京京都麗人商貿有限公司將其中一套原始龍袍無償捐贈給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外,其余四套一套將與100件歷代服飾一起,無償獻給國家,一套將無償捐贈給臺灣歷史博物館,一套將作為中國歷代服飾全球巡回展覽使用,還有一套將作為待建的中國歷代服飾博物館的收藏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