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合莆田當地古老童謠疑
莆田城廂區一山村驚現古寺廟建筑群遺址。據當地村民稱,他們是在興建寺廟中發現的這座廟下之廟。
昨日,經莆田市博物館館長許慶賢鑒定,確認此為南宋古剎遺址,距今已有900余年歷史。村民稱,古剎與當地一首古老童謠相吻合,疑與南宋奸臣賈似道有關。
昨日上午,在莆田市城廂區臨川鎮硋灶村侯厝自然村,村民陳文棟講述了該古剎發掘的經過。近日,村里雇了挖掘機,在寺利埔坡上開挖,準備蓋一座寺廟,沒想到在挖掘時,竟然挖出了一些蓮花形的大理石柱礎、瓷片、兩種不同花紋的瓦當,還有一些青花瓷碗碎片等物品,村民遂將此事向莆田文物部門匯報。
昨日上午,莆田市博物館館長許慶賢一行人,對古寺廟遺址進行考察,鑒定蓮花形的大理石柱礎為南宋古物,瓷片為宋代建窯出品,瓦當分別是宋代和清代中葉物品。據此,許慶賢認為,該寺廟興建于南宋,清代中葉經過修繕,此后毀于大火,被掩埋于山中,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剎。
村民陳文棟還說,該村流傳著一首古老童謠:“天生賈似道,大道又大奸,生在京都城,死在寶林庵”,但當地老百姓卻一直不解其意。直到昨日,許慶賢館長考察證實,挖掘出的古廟為南宋古剎,這才將童謠中的南宋奸臣賈似道,與古剎聯系了起來。
據史料記載,賈似道為南宋末年宰相,公元1275年元軍南侵,賈似道領兵援救鄂州(今湖北武昌),結果全軍覆沒,被扁至循州(今廣東龍川),途經福建漳州母棉庵時,被縣尉鄭虎臣所殺,鄭虎臣曾在庵內樹碑記載此事。
許慶賢館長說,如果能進一步挖掘出更具考古價值的文物,他們將向省級文物部門匯報,決定是否組織專業考古人員進行挖掘。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