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收藏市場最佳選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9-06]
明未 青花人物風景花棱折腹碗
該物器型造法新奇,腹部為縱向花棱再下折,青花裝飾突破傳統圖紋的束縛,內底心分別為雙圈人物和風景,筆劃洗練生動,器外青花顯淺濃重,釉面明亮滋潤,白中閃青,器口施一圈醬黃色釉。中日風格兼融,畫工隨意,有意境。(鑒定專家:陳行一)
青花工藝
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于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其特點一是著色力強,發色鮮艷,呈色穩定;二是紋飾永不退色;三是豐富多彩,明凈素雅,有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四是不含鉛、砷等有毒元素,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適合裝飾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適合裝飾花瓶、大缸等陳設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鈷天然礦物蘊藏豐富。
青花歷史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經成熟,這是我國制瓷史上的時代的進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運用較為普遍,自莊重渾厚的青花出現以后,影青刻花的裝飾變便漸漸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成化年間,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為突出,有瑩澈青翠、明亮靜麗的藝術效果,因此在明清兩代,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生產的主流,備受人們喜愛,成為帝王嬪妃、達官貴人的必備之物。就連歐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來炫耀自己的富有。
青花市場
在藝術品市場上,青花瓷器一直是深受收藏家喜愛的一個品種,不但每次都有大量作品上拍,還時常有高價位成交。從它們的燒制年代看,元青花的已經不多,價格也十分昂貴,大部分還是明清時期燒制的青花瓷器。在這些瓷器中,由于燒造水平和工藝的不同,各時期青花瓷器受關注的程度和成交情況也大不相同。青花瓷收藏和投資是當前收藏市場最佳選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