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河北雄縣被命名為“中國古地道文化之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8-18
    經中國文聯批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日前命名河北省雄縣為“中國古地道文化之鄉”。
    宋遼邊關古地道是宋遼爭霸歷史的最好見證,它始于雄縣縣城的鈴鐺閣八角琉璃井,向東北經大臺、祁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東西長達六十五公里,南北寬達六十五公里,總面積達一千三百平方公里。
    我國一些文物考古、宋遼金史、古戰爭史、旅游地學等專家學者多次考察鑒定后一致認為:宋遼邊關古地道分布廣、規模大、延伸長、類型多、結構復雜、戰爭功能齊全(“引馬洞”“藏兵洞”“議事廳”“料敵洞”“迷魂洞”等一應俱全),并且用規格與質量基本統一的青磚砌筑,應為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統一組織領導下建造的大型持久防御性地下軍事工程。這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堪稱中國宋遼史上的“地下長城”。
    史料記載,宋朝名將楊業曾任中正軍雄州節度使,其子楊六郎把守瓦橋關十六年,面對遼國強大騎兵的一次次攻勢,創造性地修筑了地道才屢屢出奇制勝,保衛了邊關的穩定。
    據雄縣旅游局局長陳秀生介紹,雄縣境內現有兩處宋遼邊關古地道遺址,即大臺遺址和祁崗遺址。其中,大臺遺址位于雄縣縣城東二環內,東西長九十米、南北寬七十三米,地上為楊六郎“點將臺”,地道內有洞室六間,六個分支:位于西側兩間為“迷魂洞”,設有翻板等軍事設施;向西有通向城內的狹窄通道;第三室為“兵器室”,面積十平方米;由此往東第四室為議事廳,面積十二平方米;再往東五六室,為面積較大的“藏兵洞”;東邊向北有一分支,通向祁崗方向。祁崗遺址位于雄縣縣城東十五公里的雙堂鄉祁崗村內,地道全長三十米,頂部距地面四米,洞內高低寬窄不等;地道為青磚砌碹,內有翻板、放燈處、存物處和通氣孔。其為連接雄州與霸州的地道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993年,這兩處遺址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